第07版:温度临沧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访谈

打响双江茶品牌

——访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驻会副会长、双江“三茶统筹”研究院执行院长徐亚和

记者:双江在大叶种茶区中居于何种地位?

徐亚和:从我国茶区的分布情况来说,南方地区主要种植的茶叶品种为大叶种。勐库大叶种依托起源地优势和澜沧江水系地缘优势,在茶树的演化传播中,对诸多茶区茶树繁育驯化有着深远影响。双江以茶立县,种植历史悠久,人均拥有2亩以上茶地,产业基础雄厚,在行业竞争中具有突出的生态优势、种源优势、品种优势、品质优势、品牌优势、产业优势六大优势。

记者:以冰岛茶为代表的双江茶为什么能获得市场的认可?

徐亚和:2004年左右,普洱茶崛起,双江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成为“弄潮儿”。经过2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完备的产业体系,经得住专业的评价和检验。从感官评审来说,双江茶浓醇甘甜、香气馥郁,备受欢迎;从物理鉴定角度上看,双江茶的“容积”较大,单位体积茶叶重量超过常规平均,表明其内含物丰富及高健康性能;从化学检测角度看,多数双江茶水浸出物能达到47%以上,茶多酚和氨基酸的比例协调,被称为“茶叶味精”。双江茶获得市场认可几乎是必然的。

记者:“三茶统筹”研究院对双江茶业发展有哪些谋划?

徐亚和:在茶文化方面,推进“四个一”工程建设,通过出版一批宣传双江茶文化的书画作品、建成“三茶统筹”展览馆、打造线上推广平台、与云南省作家协会合作建立双江文学创作基地,共同宣介双江。围绕初元文化、遗产文化、图腾文化、种源文化、民族文化5个方面内容,持续推进茶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乡村,构建双江茶文化显征体系。

在茶产业方面,通过基层茶叶合作社联农带农、强化第一车间组织化建设、组织开展电商直播培训、为企业纾困解难等方式夯实产业基础。在生产技术规范、技术标准体系、公共品牌标识使用管理等方面做好标准化创建。推动示范区、产业园区、茶旅、服务平台联动共建。

在茶科技方面,做好内引外联,让更多专家落地双江,建立双江普洱茶评价保荐中心,推进全县茶叶质量安全监管服务。依托资源优势,培养种植、加工、文化销售3支队伍。通过推广实用技术、奖训并举,惠及茶农、培育产业精英。同时,将通过举办更多的茶事活动、组织企业抱团出海等方式,唱响双江茶品牌,持续推进双江茶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本报记者 李春林 李彤 隋鑫

  • 大叶种茶的“双江效应”

  • 做好“三茶”统筹文章

  • 报头

  • 打造互嵌式民族团结“大家庭”

  • 打响双江茶品牌

  • 金丝凤梨产销两旺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