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澜沧县竹塘乡——

优质薯种抢抓节令播种

农时不可误,轮种正当时。冬日暖阳下,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冬季马铃薯示范种植基地里,薯农们开着三轮车、骑着摩托车来到薯种发放现场,排队等待领取冬季马铃薯种薯。

时下正值冬季马铃薯播种的关键时期,澜沧县依托竹塘乡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和丰富的土壤资源,以院士专家人力智力帮扶为契机,结合“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多措并举推进冬播冬种工作,将“冬闲”变“冬忙”。

“我家今年计划种植冬季马铃薯14亩,收到优质脱毒马铃薯‘丽薯6号’种薯3360公斤,多亏院士专家团队教我们种植冬季马铃薯,我学会了整地、种薯处理、播种、覆膜、施肥、防虫、除草等技术。”前来领取冬季马铃薯薯种的竹塘乡蒿枝坝二组村民李扎发高兴地说,“马铃薯不难种,只要我们用心管理好,来年肯定有大收获。”

澜沧县竹塘乡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的农技人员彭扎发一边发放薯种一边细致耐心地向薯农讲解种薯管理技术,叮嘱大家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摆放,规范马铃薯种植技术,提高科学种植意识,确保实现高产增收。

“冬季马铃薯项目扶持资金每亩1000元,用于购买籽种化肥,免费发放薯种。今年的‘丽薯6号’种薯薯形椭圆,薯块大而整齐,薯种优质。”竹塘乡云山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张文清介绍,村里采取“党组织+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大力发展冬季马铃薯产业,带动薯农增收。

做好“薯文章”,做活“薯经济”,做大“薯品牌”。从“靠经验看天吃饭”到“靠科技科学种植”,澜沧县紧紧抓住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的契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冬季马铃薯产业种植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建设,在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同时,让产业发展更具可持续性,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本报记者 胡梅君 通讯员 鲍茜茜

  • 产业做大 优势做强

  • 反季洋葱实现产销两旺

  • 报头

  • 晋宁区打造生态宜居移民新村

  • 合力帮扶解决用水难

  • 弥渡县寅街镇抓实移民新村治理

  • 科技赋能特色玉米生产

  • 土地耕整好 移民稳得住

  • 第十三届U40·文化产业工作营在大理举办

  • 优质薯种抢抓节令播种

  • 搬新家 兴新业

  • 留乡韵 富群众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