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党建·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镇康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

打造品牌探索模式

夜幕下的双廊。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场农耕体验亲子研学活动正在赐福彝寨景区的高山稻田中进行,家长和儿童体验采收稻谷、玉米的乐趣,学习农耕文化知识,感受种植粮食的艰辛。

去年以来,赐福彝寨旅游景区管委会从“硬件建设+软件提升”双向发力,丰富景区业态。景区整合多方资源,依据不同时令和节日对外发布活动信息,吸引各行各业前来景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此次赐福彝寨景区的研学活动,是镇康县在党建引领下,探索研学旅游模式的创新之举。

近年来,镇康县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挖掘文化内涵,构建“党组织+管委会+合作社+农户”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通过党员干部牵头,创新节假日引流活动,擦亮农文旅融合品牌,乡村旅游迈向发展新阶段。

“我们持续关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和不足,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赐福彝寨旅游景区管委会副主任余红春表示。今年以来,该景区已吸引30余家单位开展主题活动,游客接待量高达25万余人次。

镇康县紧紧围绕区位优势和乡村旅游资源,以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为契机,统筹协调驻村工作队员和“自然村长”的力量,推动党建工作与基层治理、人居环境提升、乡风文明建设等工作的深度融合,全方位创新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同时,该县用活红色资源,创新内容和形式,运用身边人、身边事开展体验式教学,进一步强化红色阵地的共享服务能力,以红色文化引领乡村旅游发展方向,精心打造戍边馆、镇康剿匪遗址馆等一批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红色旅游基地,有效提升乡村旅游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进程中,镇康将继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组织力,整合各方资源,挖掘深厚的红色文化、地域文化和农耕文化资源,探索以研学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镇康县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记者 李春林 隋鑫 通讯员 赵玉雪

  • 携手解锁流量密码

  • 打造品牌探索模式

  • 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为农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 “银龄行动”汇聚最美夕阳红

  • 报头

  • 党建聚力 推动文旅融合

  • “五链融合”创优提质

  • 青年夜校助力青年自我提升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