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素有“苍洱风光第一镇”美誉的大理市双廊镇以打造“艺”心向党·“宿”在双廊党建综合体为牵引,坚持组织链、服务链、人才链、产业链、利益链“五链融合”,扎实推动民宿产业创优提质、赋能增效,全力打造旅居云南新亮点。
双廊镇现有民宿660户,占旅游业经营户的23.6%。早在2016年,双廊镇就在大理市率先成立了客栈协会党支部,推动民宿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去年,我们成立双廊镇‘两新’党委和双廊村、大建旁村2个民宿党支部,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向民宿产业深度延伸融合。”双廊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王锦芳表示,通过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三找”活动,全面摸排民宿行业党员106名,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引导党员在规范经营、服务游客、推动发展中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
同时,双廊镇联合大理金岛旅游公司等党组织开展党建联建,在南诏风情岛码头打造“艺”心向党·“宿”在双廊党群服务站,延伸服务触角;立足民宿沿巷道分布的实际,探索建立环境共护、秩序共管、治安共防、消防共救、产业共融的巷道联管机制,全面增强民宿党建工作整体效应。
双廊镇整合行政审批、综合执法、消防救援、全科网格员等党员干部力量,组建“宿”事速办、“宿”情速报、“宿”求速应、“宿”忧速解4支先锋队。先锋队成立以来,全镇办理旅游民宿证照审批129户,深入民宿开展入户走访、政策宣传、为民服务5200余人次,开展联动巡查执法51次,为游客解决急难愁盼问题579个,全力营造安心、放心、暖心的旅游环境。
打造“艺术家第二居所”,充分发挥杨丽萍、八旬等艺术家虹吸效应;对接大理大学、全国旅游民宿等级评定机构等专家资源,举办“宿在双廊”民宿讲坛,培训民宿从业人员560余名;定期召开旅游民宿座谈会,开门听意见、虚心问良策……双廊镇通过建机制、强政策、优服务,为民宿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双廊古镇景区管委会副主任、双廊客栈协会党支部书记李振华介绍,目前,“民宿+”康养旅居、民俗体验、咖啡书吧、文化创意、婚拍旅拍等多元产品业态协同发展新格局初步构建,旅游民宿正在从单一的海景观光模式向观光、度假、休闲等沉浸式体验模式转型升级。
双廊镇延伸民宿联农带农利益链,做大做强民宿产业“蛋糕”,全面打造利益共同体,变旅游民宿为“共富工坊”。截至目前,全镇民宿产业从业人员2664人、平均月收入4910元,越来越多的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本报记者 秦蒙琳 通讯员 朱祖林 刘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