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婧
今年是昆明与红嘴鸥相遇的第39个年头。这么多年来,红嘴鸥为这里的人们带来惊喜与期待,也为这里带来流量与关注。鸥鸟舞蹁跹,人鸥共和谐,是这段美好传奇的生动写照。
红嘴鸥与昆明结缘,要回溯到1985年。当时,红嘴鸥成群地在昆明城内的盘龙江上嬉戏,平静的盘龙江顿时热闹起来,市民争相观赏。远处天空白影点点,只见成群的红嘴鸥由远及近,修长的翅膀上下翻飞盘旋。人们惊喜欢呼,鸥声响彻晴空。红嘴鸥就这么来了,之后的每一年,似老友如约而至。
于是,昆明人的生活多了一个期待,每年冬天都在等着这个老朋友。
在与老朋友接触的过程中,爱鸥护鸥的故事多了起来。曾经有一位叫吴庆恒的老人,每天都会步行10多公里,从城郊赶到翠湖给红嘴鸥喂食,人们称他为“红嘴鸥老人”。后来,为了纪念他,人们在翠湖公园立了一座雕像,“红嘴鸥老人”端坐水边、面带微笑,手捧鸥食伸向空中。冬日暖阳,红嘴鸥在雕像周围蹁跹环绕。人鸥和谐、共生共融的美好场景让人心生感动。
除了民间自发的爱鸥、护鸥人之外,还有一些科学工作者,为了了解红嘴鸥的生态习性而默默奉献。以鸟类专家、昆明鸟类协会名誉理事长王紫江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工作者,常年观察研究红嘴鸥,普及相关科学知识,为保护红嘴鸥做了大量工作。
人与红嘴鸥的故事还有很多,彰显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是一种自然流露的情感,一种天然的使命与责任,也是人与大自然的一种良好互动。年复一年,红嘴鸥成为昆明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海内外游客纷纷前来,共同见证、分享这个温暖和谐的故事。
红嘴鸥融入人们生活,更融入了昆明的文化,成为昆明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不少本地艺术家以红嘴鸥为主题创作了大量的文学、绘画、摄影等作品,不断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在青山绿水的背景下观鸥,更多具有美感的和谐生态画面被精彩记录。
红嘴鸥是城市的亮丽名片,是鸟类专家的研究对象,是媒体记者的报道对象。但是,无论红嘴鸥的身份如何转变、扩充,我们都知道老朋友这个身份是不变的。如今,39年的人鸥和谐故事仍在续写,期待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