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快递物流培训在我们村里开班,我参加了培训,学到了很多快递物流知识,给我以后创业增加了新的可能性。”陆良县小百户镇兴隆居委会的移民张智瑶说。
今年19岁的张智瑶是会泽县毛家村水库建设安置到陆良县的大中型水库移民,一直想从事农业以外的行业。“看到针对移民的职业技能培训班,我就报名参加了。”她说,村里很多人都在网上买东西,但因为快递点较远,很不方便,这次参加培训后,她打算在村里开一个快递点,“既方便身边的人,也给自己增加收入。”
课程设在产业上,课堂办到家门口。为让培训更有针对性,陆良县搬迁安置办与移民较多的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共同研究,制定年度培训实施方案,经专家评审、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我们的培训既考虑到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需要,又兼顾全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产业发展规划与布局,还有针对性地增加了一些新业态职业技能需求。”陆良县搬迁安置办负责人介绍,在开展培训过程中,安置办以提高就业技能为目标,遵循“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陆良马铃薯、苹果、青贮玉米、蚕桑等特色产业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分层、分级、分类设置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积极探索移民培训新模式,让移民群众根据自身需要进行“点单式”培训。将培训班课堂前移至各移民村中,办在移民群众门前屋后、田间地头,让群众充分利用务农空余时间参加培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在培训期间,用工企业也会到培训现场开展就业推荐,有务工需求的群众可现场选岗。
截至目前,陆良县已举办移民职业技能培训53个班次,3691名移民群众参加技能培训。
本报记者 博达
通讯员 潘砚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