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麒麟区三宝街道五联社区三百户村,镌刻着“曲靖红色文化第一村”的大型红旗雕塑映入眼帘。穿过“红军过楼”,沿着红军街,喝口“红军井”水,一路追寻红色足迹,这个以红色为底色的村庄独特魅力尽显。
三百户村曾诞生过曲靖籍第一名中共党员金耀曾、第一名女党员伏瑞贞;长征期间,曲靖唯一的女红军叶琳从这里追随红六军团踏上革命的征程。为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擦亮该村红色“名片”,移民搬迁安置部门不断加大对该村建设力度。近年来,累计投入移民专项资金近900万元,其中2023年以创建全省“美丽家园·移民新村”整县推进示范区助力乡村振兴为契机,投入移民专项资金480万元,撬动整合各类社会资金800余万元,在该村大力实施“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及“红色文化第一村”建设项目。
“三百户村属潇湘水库搬迁移民安置区,在建设移民新村的同时,重点保护和提升老村,将党建引领、红色传承、乡村振兴三者紧密结合,主要修缮复原了“红军过楼”、红军街、地下交通站、金耀曾故居、施药堂等红色革命遗址。”麒麟区搬迁安置办公室主任刘志强介绍,通过项目建设,改造提升了红军广场、红军长征过曲靖纪念博物馆、红军食堂等,这个具有光荣历史的村庄焕发光芒。
“这几年村里变化太大了。”五联社区党总支书记汤倩介绍,随着移民新村项目的大力实施,村里的人气也越来越旺。特别是依托与曲靖市委党校结对共建和绿色产业发展的优势,打造爱国主义红色教育示范基地和韭菜花种植加工基地,三百户村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每年夏天,都有各地游客前来移民新村避暑,看茭白田园风光、赏韭菜花海美景、品韭菜花美味、寻红色革命足迹。”
据统计,今年1至11月,三百户村累计接待市内外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接受红色教育115批12000余人次,村集体创收50多万元。目前,该村正在进行跨区域深度融合式开发,将流量变“增量”,积极探索一条移民新村红色文化旅游的发展新路子。
本报记者 博达
通讯员 陈晓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