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根青黄色的篾条在粗糙手指间上下翻飞,原本杂乱的篾条在穿、挑、绕、压中初具雏形……44岁的残疾人尹世雄正在编织竹篓。
尹世雄是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永平镇柳安村村民,2007年因一次严重的车祸造成高位截瘫,从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本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却只能躺在床上,对许多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事实。但尹世雄却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在景谷县残联的支持和鼓励下,尹世雄参加了残疾人竹编技能培训,培训期间他努力学习竹编用品的编织方法,靠着坚韧不拔的毅力,练就了一双巧手,并在家人的陪同下参加了2022年第七届云南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凭借精湛的手艺荣获竹编项目二等奖。回来后他每天坚持躺在床上用双手做竹编补贴家用,其家人也大力支持并帮助他破篾、修篾,制作篾条。
“学竹编时双手被划过无数道口子,现在手上都是老茧,躺在床上有许多不便,但我都能克服。”尹世雄说,他想自力更生,为社会创造价值。
背篓、簸箕、茶篮、挂饰……尹世雄编织的物品价格实惠、样式精美、实用性强,镇上和附近的居民都争相购买,供不应求。
“这个月我接到了100只背篓的订单,这个尺寸的背篓可以卖55块钱,我每天做3只,大概一个月可以做完。”尹世雄指着墙壁旁堆着的背篓说。
如今,竹编让尹世雄生活逐渐好起来,他通过勤劳的双手“编织”出了属于自己的幸福新生活。谈及未来,他信心满满地说:“今后我要不断精进手艺,丰富编织种类,扩大销路,希望能帮助和我一样的残疾人走上自主创业、勤劳致富的道路。”
本报记者 沈浩 通讯员 邱海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