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春林 李彤 通讯员 陈会平 文/图
勐撒镇招引耿马鸿运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盘活芒枕村丰富的天然纯净水资源,建成芒枕纯净水厂,每年可为当地35户脱贫户提供就业岗位;四排山乡引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临沧市首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解决当地50名群众的就业问题;耿马天云服饰有限公司年产60万套系列服饰项目落户耿马产业园区,带动周边群众70余人就地就近就业。
近年来,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农产品资源、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积极探索用好“招小商”、建好“小车间”、发展“小产业”等“小”模式,引进扶持一批资质好、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中小企业落地落户城乡,有效破解群众家门口务工难题。
建好“小车间”,就地就业激发新动能。针对有就业意愿、无法离家的脱贫劳动力,耿马盘活就业帮扶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在乡(镇)和农村创建就业帮扶车间,采取“企业+帮扶车间+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带动脱贫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确保稳定增收。
截至目前,全县共认定就业帮扶车间17个,吸纳1015名劳动力转移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325人。贯彻落实就业帮扶车间奖补政策,目前已兑现17个就业帮扶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一次性奖补资金13.26万元。
立足产业基础,走高原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借力特色产业项目加强就地就近就业。贺派乡依托自然资源优势,通过党总支领办合作社,采取“党总支+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发展菠萝产业4600亩,带动960余名群众就业。“土司贡茶之乡”芒洪民族乡发展高优生态茶1.8万亩,2024年4月茶叶进入采摘期以来,吸纳本地及周边乡(镇)农村劳动力从事茶叶采摘,累计用工5400余人次,平均每日采摘工均有180余人,高峰期时每日采摘人数达300余人。孟定镇充分发挥热区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持续发展壮大冬早蔬菜产业,去年发展茄子、苦瓜、黄瓜、辣椒、豆子等蔬菜种植6万亩,从种植到目前采收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3.8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