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 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昆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王荔——

疏心解忧 “花朵”向阳生

王荔(右二) 与学生交流。

心理健康是人生成就和幸福的重要基石,也是当下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大课题。作为资深的心理学专家,30余年来,昆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王荔坚守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线,为学生纾难解困,点亮了一盏又一盏“心灯”。

王荔从事心理健康工作,始于1994年的一场心理健康讲座。那年,她在一所高校讲授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偶然一次的心理讲座,在学生中引起热烈反响。她意识到,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渴望、对心理问题的困惑,远远超过她的想象。于是,1996年,她积极向学校争取支持,成立心理咨询室,对学生开展系统的心理健康辅导。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王荔一直为学生上心理健康课。她主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云南省质量工程精品课和精品视频公开课程,两次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并于2020年被省委教育工委批准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课程自建设以来,通过学生的真实体验帮助他们树立健康意识;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组织开展丰富的心理育人活动。她始终把心理危机干预作为守护学生生命安全的底线,敏锐识别出学生心理危机程度,成功干预潜在危机事件1000余起。她撰写的《云南省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路径指引》,在全省高校推广使用。

2013年,王荔被评为云南省高校教学名师。2014年,她的工作室被授予“云南省高等学校王荔名师工作室”。作为云南省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她到全省各地开展实践调查,组织科学研究,推动开展心理科普宣传等工作,统筹谋划大中小学生心理一体化育人,做强所负责片区的心理健康工作,每年为中小学、高校、企事业单位等举办心理讲座不少于30场,受众人数在1万人次以上。

在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时,一些刚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年轻教师常会心存顾虑,不知道怎么应对。王荔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年轻同行,只要明晰工作职责尽力去做,很多风险都是可以化解的,“只要尽心尽力,就问心无愧”。作为老教师,王荔给青年教师作出了良好示范,更激发了年轻同行努力奋进的斗志。

“因为热爱这份事业,热爱每个学生,所以执着。”30年来,王荔的工作单位、职务发生过多次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心理健康教师”的身份。用心用情守护“花朵”的美好未来,她一直在路上。本报记者 陈怡希

  • 年货俏销 年味渐浓

  • 弦歌不辍 匠心育桃李

  • 疏心解忧 “花朵”向阳生

  • 报头

  • 玉溪:扩大“朋友圈” 壮大新动能

  • 深夜为动车“驱寒保暖”

  • 景洪:旅居“新市民”来了不想走的家

  • 丽江:银发工程助力教育医疗事业发展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