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牢记嘱托再奋进 凝心聚力谱新篇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村民李德昌——

开乡愁民宿讲述乡愁故事

面对面

坐落于洱海边的古生村“乡愁小院”推门即景,冬樱、山茶花、三角梅相映成趣,青瓦白墙的白族民居雅致古朴。2015年以来,全国各地慕名来到古生村参观学习的游客、团队络绎不绝,村民李德昌也把自家小院打造成“乡愁小院”,为到访者提供说乡愁、话发展的平台,接待参观人数最多时一天超过4000人。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考察时,曾在村民李德昌家的小院里,同乡亲们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聊民情、谈生产、问生计,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看到你们的生活,我颇为羡慕,舍不得离开。”

回顾古生村这些年来的变化,李德昌十分感慨:“从污水管网改造到垃圾定点收集,从土地流转到绿色种植,从产业结构调整到乡村振兴,古生村村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在古生村,人人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推动者,人人也都是乡愁的守望者。”

如今,古生村不仅保留下了古戏台、古寺古桥、古树名木和白族传统民风民俗,便利店、快递收寄点、餐饮店、民宿一应俱全,还多了许多“新面孔”。科技小院师生团队、农业企业、文旅开发团队纷纷入驻古生村,稻田观光、古生八大碗、火把节、长街宴等体验项目逐渐成形。2022年,古生村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成了越来越多人“舍不得离开”的乡愁承载地。

最近两年,李德昌利用小院闲置的二、三楼布置了7间客房,开起了“乡愁小院民宿”。“民宿开业以来,淡旺季的入住率都不错,我们往后的生活会一年比一年好。家家户户自觉爱惜、保护环境,才能长长久久。”李德昌说,“十年过去了,洱海更清了,古生村的生产发展方式变了,不变的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生活。”

  • 大理 碧海更清 幸福更长

  • 报头

  • 开乡愁民宿讲述乡愁故事

  • 搞试验田转型新农人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