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冬日,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却暖意融融,纵横交错的田野从苍山脚下一直延伸到洱海之畔。
见到村民何利成时,他正戴着草帽、顶着太阳,沿着田埂仔细检查着刚冒头的油菜嫩苗,时不时用手机记录。“这一片共有800多亩地,其中150多亩是科技小院师生的试验田,主要轮作种植水稻和油菜,都是科学绿色种植。”何利成介绍。
回想起2015年1月20日,何利成仍记忆犹新:“习近平总书记来考察时,就站在我家门口,和我亲切握手交谈。‘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
2021年,云南农垦集团大理苍洱留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入驻古生村,建设农业绿色有机种植基地,何利成看准时机,应聘成为古生片区管理员,和村民们一起推广有机耕作。
2022年初,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带领来自多所高校的研究生在古生村建立科技小院,开展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何利成主动拿出自己承包的土地作为试验田,他也被聘请为科技小院校外导师,转型成为一名“新农人”。“我们改变了过去以大水大肥为主的种植方式,运用科技小院的数字技术,精准施肥、节水节肥。”说起绿色种植,何利成侃侃而谈,“你看这些油菜,长得多好!这都是科技的力量。我们学会了生物防治、用有机肥,作物比以前长得更壮了,洱海也更清了。”
“洱海一年比一年清,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真正过上了好环境带来的好生活。”走在洱海边,看着青山如画、洱海悠悠,何利成打心底里高兴。“希望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好,整个洱海流域实现长久的绿色发展。”他说。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段苏航 李丽 秦蒙琳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