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党 建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基层实践

普洱市着力提升村干部履职本领

本报讯(记者 胡梅君 沈浩 通讯员 李思琪 李冬梅)近年来,普洱市坚持把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严把“选拔、培育、管理、任用”四个关口,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和村干部履职本领。

西盟佤族自治县中课镇党委将驻村干部集中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总体安排,定期开展集中培训“充电”。每月工作例会、部署推进会“专题学”,运用网络学习平台“主动学”,推行“小课堂”学习模式“共同学”,结合走访入户、民情恳谈、村民大会以及“火塘会”“院坝会”等,增进驻村干部与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的感情。

驻村工作队长对照上级重点任务清单、工作任务、标准和时限,每半月制定推送驻村帮扶重点工作清单。制定“一户一策”帮扶措施,通过产业、就业、消费等帮扶手段实施精准帮扶,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致富。依托致富带头人培育,驻村干部鼓励脱贫户养殖乌骨鸡,种植苤菜根、无筋豆、茨竹等,采购脱贫户花椒苗近2000株,帮助当地群众售卖竹子5800多根,把驻村帮扶工作职责贯穿强村富民全过程。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碧安乡聚焦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新形势、新要求,对村干部年龄结构、学历水平、工作经历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判,结合实际分期分批纳入“双提升”行动进行培养。通过“六星党组织”评定、季度考核、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换届后村(社区)班子中期评估等各项措施,全面检验村干部履职能力,不断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全乡19个村(社区)结合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以“比学赶超”的争先势头,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化、组织化、规模化发展。碧安乡碧岭社区党总支主动引进生姜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细致研判市场运营形势,果断在生姜价格高峰期进行出售,村集体经济增长7万余元。黄草岭村党总支主动协调地块发展姬松茸大棚7个,并以每年每棚3000元的价格将菌棚出租,既免除了管理成本,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2万余元,同时还带动了群众增收。富安社区党总支引进公司发展姬松茸产业,通过“科技+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种植64个菌棚,让700余名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兴裕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织村内富余劳动力成立搬运队,承包集镇范围内装卸货物业务,拓宽了移民搬迁群众就业增收渠道。

  • 实施“五社联动” 贴心服务居民

  • 办好公益课堂 点亮缤纷假期

  • 泸西县五方联动抓实党组织领办合作社

  • 报头

  • 普洱市着力提升村干部履职本领

  • 党建红辉映夕阳红

  • 剑川县:书记领办解难题惠民生

  • 便民服务跟进城 群众办事不回乡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