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乘势启航 逐梦前行

——景洪市2024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市民游客享受白象沙滩休闲时光。 生机勃勃的景洪。

本报记者 戴振华 文/图

2024年以来,景洪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扣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一体推进“三大经济”“七大重点产业”,深入开展“最美旅游城市”建设,各项事业稳步推进,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持续显现,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2024年,景洪市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高位统筹、精准调度、强力推进,经济运行高开稳走、稳中向好。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5亿元、同比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景洪市被评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云南省推进健康县城建设工作突出县市、云南省知识产权推动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入选“2024中国西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全国‘十一’县域旅游目的地TOP10榜单”,连续7年入选“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2024年居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第二名。

实施天然橡胶优势产业集群项目,景洪市实现综合产值173.87亿元、同比增长43.86%;加快建设攸乐、勐宋两座古茶山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行区创建项目和大渡岗现代茶叶产业园,实现综合产值59.62亿元、同比增长7.89%;建成全省最大糯玉米生产基地,实现综合产值18.3亿元、同比增长23.9%;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1个,实现综合产值14.3亿元、同比增长4%;发展以傣药南药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争取州级项目21个、资金1670万元,实现综合产值14.05亿元、同比增长20.9%。

全力推动标准化厂房、公铁联运、供水厂等13个公建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8.16亿元、同比增长31.5%;招引18家企业入园,签约总投资15.4亿元。加快实施口岸经济产业重点项目14个,完成投资11.23亿元;出入境人员、进出口货物量、贸易额预计分别为30.17万人次、124.7万吨、33亿元,同比增长103.9%、32%、36.9%。完成边民互市二级市场改革,互市交易额预计完成15.2亿元、同比增长171.9%,代收代缴税款实现零的突破,完成1712万元。

曼列、景阳、云橡等重点工业项目提速建设,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居全州第一;能源以外工业投资8.24亿元、同比增长131.15%,居全州第一;全市民营经济同比增长5%,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64.4%。

2024年,景洪市大力催燃文旅促消费,全年接待游客5733.79万人次、同比增长14.77%。以旅兴居、以居促旅、旅居共融,雨林徒步、康养旅居等景洪特色文旅品牌叫响全国,以“麦子阿姨”游景洪为契机点燃“旅居季”,全市旅居人数达49万,旅居产业实现新跨越。

景洪市实施扶持“保交楼”贷款支持、“保租贷”回购市场存量房等系列举措,全年成交新建商品房19616套,成交面积148.62万平方米,实现交易金额110.45亿元。

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在西双版纳大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基地里,一个个成熟的紫红色茄子挂满枝头,小型铁轨延伸至每个地块,工人们将采摘下来的茄子装箱后搬上无人小火车,然后遥控操纵小火车将数十箱茄子从地里直接运进包装车间。

不仅田间“跑火车”,基地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和无人机喷施农药化肥等现代农业设施也一应俱全。

这是景洪市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高位推动设施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2024年以来,景洪市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等,聚焦重点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不断提升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水平,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通过全面推广天然橡胶良种良法、高产(特种)示范胶园建设、实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等,景洪市橡胶产业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不断延链补链强链,种植由粗放向精细转型,产品由原料向材料升级,市场由分散向集中转变,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向高端产业链价值链迈进。同时,大力发展林药、林菌、林果等特色产业,实现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的多赢。

景洪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小糯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拿出“真金白银”扶持小糯玉米全产业链发展,在标准化种植、加工、销售、联农带农和品牌创建等环节全面提升,并延伸开发旅游伴手礼等产品,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订单合作经营模式,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小糯玉米产业逐步发展成为助农增收大产业。目前,景洪市已成为云南省最大的糯玉米生产基地,2024年全市小糯玉米播种面积9.8万亩,产量预计7.05万吨、农业产值2.82亿元。

在推进咖啡产业提质增效过程中,景洪市坚持精品咖啡发展方向,2022年起实施咖啡产业集群项目,在咖啡种植品种调优、生产管理规范、精深加工提升、品牌创建等方面加大统筹力度,多维发力推动咖啡产业“链式”发展,不断提升景洪咖啡的市场影响力。目前,景洪有“普腾”“夏诺纳”“云山”“普山小荔”“塔糯”“金菩麟”“好食物语”等咖啡品牌;4家企业获云南省“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认定。西双版纳夏诺纳咖啡有限公司首创花萃即溶咖啡,产品销往国内外多个大中城市,年销售额1600万元。

夯实产业健康发展基础的同时,咖农的日子也越来越美。景洪市通过项目实施,辐射带动周边3.43万亩咖啡基地生产加工、1000余户农户种植咖啡,户均年增收2450元以上。其中,普文镇正积极打造集现代农业展示、科技研发、体验、培训及观光度假于一体的咖啡科技研发中心,通过种、产、销、研、学等环节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促进产业协同高质量发展。

以水产养殖为基础、种苗繁育为重点,景洪市深入对接市场需求,全力扶持产业发展,渔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助农增收成效凸显。2024年,景洪水产品总产量预计5.8万吨,约占全州产量的58%,产值14.3亿元。目前,景洪市每日发往昆明及周边市场水产品约100吨,其中罗非鱼80余吨,占昆明市罗非鱼销售市场的83%。

积极发展“稻渔共作”模式,累计推广示范1.5万余亩,不仅丰富了农业生产结构、促进了生产方式绿色转型,还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一田两用、一水双收、渔粮共赢。

工业基础不断夯实

2024年12月2日,景洪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集聚区勐养片区举行标准化厂房集中签约仪式。昊柏生物制药(西双版纳)有限公司、西双版纳吉品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与园区签订了租赁合同。

景洪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集聚区勐养片区规划面积4.65平方公里,是一个能同时实现“水、陆、空、铁”多式联运的区域。作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及景洪市工业发展的主阵地,园区紧紧围绕现代商贸物流、国际保税仓储、特色农林加工、绿色食品加工、傣医傣药发展等领域,打造全链发力、多业聚合的产业园。据悉,园区目前共招引企业32家,其中摘地自建21家,入驻标准化厂房7家、研发中心4家。通过加快提升通道服务能力、物流枢纽建设、优势产业发展及经营主体培育,该园区正在向着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和综合型、创新型、融合型产业集聚区的建设目标冲刺。

景洪市坚定不移贯彻科技创新和新型工业化战略,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8%。推进橡胶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规上合成橡胶产值同比增长25.46%,三产限额以上橡胶企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48.3%,天然橡胶产业实现综合产值173.87亿元。截至目前,全市制药企业累计获得国家准字号药品39个,生物医药(傣医药)全产业链综合产值15.8亿元,同比增长35.97%。储备“七大重点产业”项目86个,总投资约900亿元。

  • 乘势启航 逐梦前行

  • 报头

  • 绿美景洪 宜居宜业

  • 福祉增进 保障有力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