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秦蒙琳 通讯员 杨学坤) 近年来,洱源县以全面提高党员教育培训质效为重点,积极探索党员教育新方法、新路径,通过讲好“微课堂”、用活“微阵地”、做好“微服务”,把党员教育抓在经常、融入日常,推动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讲好“微党课”,让党员教育入脑入心。将“党课开讲啦”活动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结合起来,各级党委(党组)班子成员和基层党组织书记,深入分管领域、所在部门或所在党支部、基层挂钩联系点等地讲授党课4503场,参与党员52839人次。通过领导干部讲“示范课”、骨干教师讲“精品课”、先进典型讲“实践课”、基层党员讲“微党课”,实现党课由“一人讲”到“大家讲”的转变。以“百名讲师上讲台、千堂党课下基层、万名党员进党校”为抓手,广泛开展“专题大学习、党课大讲授、党员大培训、基层大宣讲”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用活“微阵地”,让党员教育走深走实。按照有领导机构、有场地设施、有授课教师、有培训范围、有培训内容、有规章制度、有经费保障的“七有”目标,全面加强乡镇党校建设管理,构建以县委党校为中心、9个乡镇党校为延伸、N个基层党员教育实训基地为基础的“1+9+N”党员教育培训体系。结合各乡镇产业发展布局,打造了山石屏村、施滉烈士事迹陈列馆等21个涵盖基层治理、民族团结、生态环保等不同领域类型的基层党员教育实训基地,运用“课堂教学+基地实践教学”模式,将培训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延伸到产业发展一线,推动教育培训“实起来”。
做好“微服务”,让党员教育落细落实。85个县直部门、1800多名党员结对4个村(社区),采取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组织和党员“领单”的工作模式,列出资源、需求、服务3个清单,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我为群众办实事”等系列活动,切实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