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云南康旅集团叫响做实“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守护云南旅游金字招牌 打造文旅产业竞争新优势

安宁温泉国际生态旅游康养小镇

腾冲玛御谷温泉小镇

滇金丝猴景区

普洱倚象山半山酒店

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王府井滇池小镇

1家制药企业、3家养老机构、6家医院、13家A级景区、13家国际品牌酒店……当这些要素聚集在一起,就是一条完整的文化旅游和健康生活的产业链、消费链。

拥有这些要素设施的云南省康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面落实全省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全力守护好云南旅游这块金字招牌,用实际行动叫响做实“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不断推进集团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云南建设旅游强省努力奋斗。

让来云南的人充分享受云南的生活,让还没来云南的人感知云南的生活。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云南康旅集团正努力打造为全省旅游和健康服务产业资源整合、产业提升的最大综合平台,推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文旅品牌向全国不断延伸,成为人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动力。

版图布局成形起势

在云南文旅资源版图上,云南康旅集团已形成以昆明为中心,辐射滇西北、滇南和滇东南的精品文旅康养版图。这张图里有闻名遐迩的梅里雪山、普达措国家公园、滇金丝猴景区以及虎跳峡、白水台等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有全国最大的内陆热带雨林望天树景区等多个核心景区,还有普者黑、坝美等新兴旅游景区。

云南康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敏表示,集团充分发挥全省文化旅游和健康产业龙头企业作用,加快资源整合步伐和产业带动力,大力推进文旅、康养、产品、模式、业态创新和服务创优,推动云南得天独厚的文旅康养资源变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集团拥有2个国家AAAAA级景区、7个国家AAAA级景区和4个国家AAA级景区,这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云南康旅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资源本身就是产业链上基础要素,云南文化旅游资源更是在全国独一无二,经济价值乃至战略价值不可估量。今年春节期间,云南康旅集团旗下景区接待游客近80万人次,景区营收超过5000万元。2024年,景区接待游客近1300万人次,同比增长8.68%。

走进普达措国家公园,高山湖泊、雪山草甸、原始森林、民族文化在这里并存交融,在公园里,真正让人心动的是所形成的社区产业发展长效扶持、旅游收益反哺社区发展、社区优先就业扶持机制。在西双版纳望天树景区,云南康旅集团拥有中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热带原始森林,丰富的生物种群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研学+旅游”的发展模式初显成效。

2016年以来,普者黑国家湿地公园成为云南康旅集团旅游资源从滇西、滇中向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消费市场融入的重要迈步。

统筹资源形成强势文旅品牌,云南康旅集团组建云南山海遊集团,倾力打造“山海遊”文旅品牌。

“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就是企业要做的事,也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所在。”云南康旅集团文旅业务板块负责人介绍,“山海遊”品牌旨在整合集团所属13个景区及文旅关联资源,释放文旅业态协同效应,形成推动全省旅游文化向现代化迈进的品牌力量,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云南康旅集团将在“山海遊”文旅品牌统筹下,大力推进旅游业态创新,开发更多中高端旅游产品,全面提升旅游质量和效益,推动“门票经济”“观光经济”向综合消费经济发展转变。2024年,云南山海遊集团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38%,位列省属企业文旅板块营收第一,提供直接就业岗位4300余个,其中景区所在地用工人数占比超过50%,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达到4.3万人,“山海遊”品牌效应和资源整合效应开始凸显。

事实上,把旅游资源打造成为带动一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旅游产业,正是云南康旅集团擅长之事。普洱倚象山休闲度假区过去只是距离普洱市主城区20公里的一片茶山,云南康旅集团因地制宜建设了藏在茶山云海当中、与自然环境高度融合的半山酒店,真正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做好了茶旅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实现了产业升级、地方发展、企业创收、游客流连忘返的开发目标,是其构建“大健康+全域旅游+康养+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的成功实践。

位于昆明西山风景区入口处的茶马花街,是展示昆明旅游文化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云南康旅集团的得意之作。2024年以来,茶马花街客流量615万人次,同比增长15%,经营收入、商户销售额同比增长分别为7%、3%,荣获“放心消费在昆明示范单位”“赢商网年度优秀非标&创意项目奖”“赢商网2024年度中国购物中心百支优秀运营项目团队”3项荣誉,推动实现了街区文化、旅游与商业的深度融合。

下一步,云南康旅集团将持续整合文旅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提升跨界整合能力,推动全省优质旅游资源提质增效,挖掘市场潜力、对接游客需求,锻造文旅产业发展链条,强化上下游供应商抗风险能力和延伸产业产品覆盖,有效构建强势品牌文化体系、景区文化底蕴和多元价值,支撑我省特色文化输出,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多样化、消费品质化、供给全域化、产业融合化、服务智能化、竞争国际化等新趋势和特点,全面提高旅游产业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持续践行国企使命,守护云南旅游金字招牌,推动云南成为人人向往的健康生活目的地,树立内涵丰富、外延广泛、产品多元、质量优异的云南文旅企业新形象、新标杆。

全链发展聚势谋远

以景区为基础,云南康旅集团构建起了文、旅、医、康、养、居、药的全链发展格局,聚势谋远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注入厚实内涵。同时,推动区域内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世界生态系统恢复意义重大,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维护世界生态系统稳定作出了贡献。

健康是“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核心要素。目前,云南康旅集团下属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等5家医院实现定点配送,与上海瀚医等3家公司签订健康管理体检业务合作协议,推动健康服务业成果惠及广大群众,折射出云南康旅集团“让云南人都健康、让来云南的人都健康”的努力目标。来自德国的卡尔在香格里拉旅游时,突遇身体不适需入院治疗。入住具有国际认证的昆明甘美医院后,卡尔在昆明享受到了与他在德国一样的医疗服务,同时免除了国际医疗保险报销的后顾之忧。

“这意味着昆明具备了国际医疗服务水准,为云南建设国际水平的‘健康生活目的地’创造了必要条件。”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昆明甘美医院为平台,云南康旅集团整合全球先进医疗资源,最大限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最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同时,持续夯实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星耀医院,东川区人民医院运营管理工作,托管富民县人民医院智慧康养一体化建设。目前,云南康旅集团拥有基础医疗病床超过5000张。

“我们不断巩固和发展三甲医院带动二甲医院,辐射乡镇(社区)医院的业务布局,推动医疗、医药、医养‘三医联动’,实现全民健康的闭环管理。”云南康旅集团昆明甘美医疗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云南康旅集团医院门(急)诊量达222.84万人,实现收入20.80亿元,集团健康服务业资产规模达108亿元,累计实现营收274.63亿元。

高端养老综合体、旅居养老中心、社区康养中心……云南康旅集团正在全力打造“云甘美”品牌系列养老产品,让银发一族幸福与愉悦地享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已经试营业的“云甘美·悦养园城”健康养老综合体是全省首家由省属国有企业主导,医养康养相结合,同时服务机构、社区、居家养老的三位一体创新型养老综合体。项目将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平台、模式创新,为周边30万居民提供专业化、特色化和智慧化的养老照护、医疗护理、健康管理、营养膳食、康体活动等综合服务。在丽江投资打造的“云甘美康养中心”获得了老百姓的信赖和市场的青睐。近3年来,依托云南康旅集团医疗医药资源、文旅资源、服务资源,“云甘美”品牌迅速建立医、护、康、养、居、旅全域、全链智慧养老服务体系,项目遍及云南各地。目前,云南康旅集团旗下独立运营养老项目床位超过1100张,合作旅居养老床位4000余张,基本形成了四级养老支撑服务体系格局,为医养结合、业态联动和功能输出提供了坚实保障。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功认为,云南在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文化历史等方面都有极大优势,发展银发经济的潜力巨大。

与医康养同行的,还有专注于研发生产健康产品的三七科技等医药实体。云南康旅集团三七科技下辖特安呐制药,是三七健康产品重要科研企业。2024年11月,三七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落户特安呐制药。

三七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是目前国家批复的唯一的三七药材研发国家级工程中心。该中心将以“政府+企业+院所”的联建形式,整合科研力量、承接科技项目、推动成果转化、提高人才素质、突破关键技术,通过产学研协同发展,提升三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同时,结合国内外市场需求,研究中心拓宽三七应用领域,加快技术成果转化速度,以科技推动产业发展。目前,三七科技已经成为集科研、种植、加工、原料流通、终端产品开发及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逐步构建起源头可溯、去向可追、质量可查、责任可究的全过程追溯体系,对症下药解决制约云南三七产业发展的痛点,以更大努力、更优资源支持三七产业发展壮大。2024年,三七科技血塞通等主力产品实现收入3亿元。

党建领航纳贤聚能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云南康旅集团以党建领航企业改革发展,纳贤聚能为产业发展注入内生动力,在集团形成“让干的思路进一步清晰、让干的行动进一步提速、让干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让干的作风进一步严实”的浓厚氛围,驱动文旅康养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不断丰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内涵。

一直以来,云南康旅集团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面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性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集团出台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有效融合的实施办法(试行)和“流程图”》工作总任务清单、分工清单、督导清单,扎实开展“抓党建促集团高质量发展提升年”活动、深度挖掘并培育“山海遊”文旅品牌,实现了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一体化高效运营,有效提升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互促互进。2024年以来,云南康旅集团引进文旅行业精英近40人,为文旅板块注入新鲜血液,并对532名景区员工重新定岗定编,打造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从业队伍,探索对外输出管理团队的新模式。

云南康旅集团党委通过人才引进、组织培训、强化管理等方式,加强文旅板块人才建设。集团下属景区、酒店、会展、物业服务从业人数超过5500人,人才培养、选拔、任用、考核机制成熟,人才管理体系基本健全,为推动全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我们先后到北京、上海、武汉等地院校参与线下招引,通过年度校园招聘引进贴合主业板块的酒店、旅游、会展经济等服务与管理类应届毕业生143人;通过社会公开选聘、社会招聘等引进文化旅游、健康服务等专业人才40余人。”云南康旅集团组织人事部负责人介绍。2024年,集团围绕岗位需求制定《年度招聘计划》,经岗位梳理统计,共提出70余人的博士及其他高层次人才引进需求;积极参与省委人才办组织的云南省2024年博士“组团式”招引活动、省国资委组织的云南省属企业2024年“博士招引三年行动”和高层次人才招聘活动。截至目前,云南康旅集团拥有博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51人、硕士研究生1208人、本科7631人;建成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3个、厅级科技创新平台6个。

以提质增效为抓手,云南康旅集团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企战略,制定《集团干部人才培训规划(2024—2026)》。“通过党组织建设,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文旅工作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同时,帮助职工实现由‘工’到‘匠’的蜕变。”云南康旅集团组织人事部负责人介绍,围绕文旅康养、风险合规等主题,集团组织开展培训24期,参训3000余人。

目前,云南康旅集团建立了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优秀人才奖、业务创新奖、突出贡献奖等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的薪酬体系。截至目前,集团拥有注册类证书人数达6249人,其中建筑工程类622人、医疗卫生类4128人、法律服务类14人、会计审计类428人、教育类43人、环境保护类9人,其他类1005人。具有CFA证书2人、CPA证书57人、法律职业资格证67人、高级技师135人,其他类职业资格类证书2406人。

为树立导向,不断推动企业人才工作提质增效、创新突破和赋能发展,2024年,云南康旅集团出台员工考取国家专业资质、获评专业职称的奖励政策,完成职称申报93人,其中正高6人、副高53人、中级27人、初级7人。

本报记者 李继洪 王璐瑶

  • 守护云南旅游金字招牌 打造文旅产业竞争新优势

  • 报头

  • 全力打造旅居云南的康旅样板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