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2025全国两会·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西藏 高原苹果香甜远航

工人分拣苹果。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百巴镇增巴村

高原上的小村庄,也能种出致富的甜苹果。增巴村以“企业+基地+农户”的方式,大力发展纯天然有机苹果产业,走出国门的甜苹果绿了村庄、富了乡邻,成了增巴村乡村振兴路上的大“功臣”。

2015年11月,“林芝苹果”入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0年11月,林芝苹果以空运方式直达成都、广州等地前置仓,高原苹果由此搭上出藏航班;2024年4月,林芝苹果出口至尼泊尔,成为西藏首个实现出口的本地水果……

以苹果为代表的纯天然有机水果,是林芝市的绿色名片,也是以农业产业化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

在增巴村,初春的果园涌动着发展的希望。“这些果树可都是我们的宝贝,结的果子匀称、色好汁多、口感脆甜、市场销路好,是老百姓增收的致富果。”增巴村委会主任白玛次仁说。

增巴村的苹果振兴之路还要从5年前说起。

2021年,经过考察谋划,巴宜区百巴镇从苹果主产区山东省引进烟台大山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西藏上诚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增巴村打造200亩的苹果苗木种植基地,以“企业+基地+农户”的方式,开始了苹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探索,最终选育出了“响富”“南迦”等4大优质品种推广种植。

增巴村苹果种植基地技术员刘传海介绍,经过科技创新,当地苹果改变了三年挂果、五年盛产的局面,栽种仅一年,就实现了成功挂果。

“去年4月10日,西藏首批出口尼泊尔的23.8吨苹果,今年元宵节登上央视晚会的苹果,都是我们基地出产的。”上诚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传清表示,增巴村的苹果不仅多批次出口尼泊尔,还打开了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订单越来越多。

走出国门的小苹果绿了村庄、富了乡邻,成了增巴村乡村振兴路上的大“功臣”。

村民央吉是种植基地的工人,通过培训成了种植能手,修剪、拉枝样样精通。和她一样,在基地实现长期就业的村民,还有14人,平均每月工资6000元左右。央吉说:“在这工作特别好,离家近,能学技术能挣钱,我们都挺满意的。”

“2024年,基地光给民工的工资就有100多万元,还有70多万元的土地流转资金打进村集体账户。有了这些收入,给群众分红、搞其他村集体经济项目、为老百姓办实事都有了底气。”白玛次仁开心地说道。

为了让苹果种植产业发挥更大的效益,百巴镇还推动全镇12村联村共建、抱团发展,联合成立林芝萨亟布实业有限公司,与上诚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全镇群众都品尝到了“致富果”“幸福果”。

增巴村的苹果经济只是林芝市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果林的一个缩影。在这里,巴宜区米瑞乡通麦村、米林市羌纳乡林巴村、朗县洞嘎镇巴基塘等越来越多的高原乡村,靠着苹果种植,走上了乡村振兴之路。

  • 新疆 逐绿沙漠耕耘希望

  • 西藏 高原苹果香甜远航

  • 广西 搬迁群众乐业安居

  • 黑龙江 湖旅融合共谱新曲

  • 吉林 循环农业绘就丰景

  • 辽宁 鲜绿棚菜富民有方

  • 内蒙古 草丰水美羊群满圈

  • 云南 边境小村美丽蝶变

  • 《我在边疆望北京》唱响时代和声

  • 报头

  • 幸福村里幸福事 共话美好传心声

  • 本版文图采写: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