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花开早,马龙区鸡头村街道瓦仓社区的油菜花景观下,蕴含着蓬勃的乡村经济发展动力。
瓦仓社区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以强村富民、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目标,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把撂荒地复耕复种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2024年以来,社区共种植油菜450亩,“撂荒地”逐渐转变为“致富地”。
“油菜花种植给瓦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不仅社区环境变美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更是摆在眼前。”瓦仓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光亮说,油菜生长周期短、投入少、见效快,每亩油菜花产值可达3000余元,极大地推动了社区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油菜花产业在为当地村民提供“家门口”就业岗位的同时,还带动了油菜籽加工、销售等相关产业发展,为村民增收提供多元化路径。
村民们以前烤烟收完就没活干了,自从社区把荒地承包了,大家不仅可以收租金,还能到油菜地里打工,去年仅劳务收入每人就有3500元左右。
瓦仓社区党总支副书记董建德说,油菜种植不仅实现了土地资源经济效益最大化,推动了油料产业发展,还美化了环境、保护了生态、培肥了地力。瓦仓社区将引入先进种植技术,不断提升油菜花产量与质量,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打造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充分挖掘油菜“赏”“食”的多用价值,通过农旅融合壮大“油菜经济”,持续带动群众增产增收。
本报记者 博达 通讯员 欧阳本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