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凤庆县 山茶映红古村春

茶花盛开。

时下,在凤庆县各大景区、花农庭院,茶花全面进入盛花期,一团团、一簇簇缀满枝头,游客逐花而来,欢声笑语飘满山谷。

由于气候环境优越,加上有着茶花培育种植的传统,凤庆县安石村、落星村、箐头村、琼岳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栽种茶花。安石村村民罗正家的茶花开得正艳,他介绍:“今年春节前就有腾冲、重庆等地客户来预订茶花了,这几天正在紧张发货中。我家每年茶花销售收入在20万至30万元之间。”

近年来,凤庆县创新组织化发展模式,成立茶花协会和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的组织化经营模式,与花农进行合作和利益分成,形成了一套可持续增收机制,带领全县茶花产业走上组织化发展道路。为进一步延伸茶花产业链,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和茶花协会将现代农业和旅游业融合,通过举办茶花展览会、茶花文化旅游节等,形成了集观光休闲、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提升了凤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在“中国滇红第一村”凤山镇安石村就近务工薪酬发放暨入股分红现场,一捆捆现金整齐地码放在桌上,村民们拿着身份证有序排队领取薪酬和分红。

杨涵是安石村走出去的大学生,她利用假期返乡的时间在茶花谷兼职进行社会实践,也得到了一笔收入。她说:“假期回家乡做兼职,丰富社会实践经验,也是了解家乡不可多得的机会。”

据悉,“中国滇红第一村”景区带动区域内群众稳定就业32人、季节性务工116人,务工群众人均增收3万元;提供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岗位30个。此次现场分红,共发放各类薪酬43万元。

在洛党镇箐头村石洞寺景区,为期18天的“十里山茶·滇红凤庆”茶花节暨茶花交易博览会也在近日落下帷幕。茶花节期间,当地累计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收入600多万元。

春风拂面,茶花绽放,凤庆县以“美丽经济”点燃乡村旅游,探索出一条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家门口”就业、增加村集体收入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隋鑫 李春林

通讯员 杨永平

  • 马关县大栗树乡 生态农业正红火

  • 古城区束河街道 茨满梨花开遍村

  • 花开田园村庄美

  • 凤庆县 山茶映红古村春

  • 报头

  • 隆阳区 万亩农田展新颜

  • 盐津县 以花为媒兴产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