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隆阳区 万亩农田展新颜

在隆阳区丙麻乡放眼望去,只见曾经零散、贫瘠的土地通过重新平整、灌溉与排水设施完善、田间道路修建等一系列措施,成为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

“丙麻乡总耕地面积8.3万亩。2019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来,已建成高标准农田5.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4.6%。”丙麻乡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负责人王定石介绍,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后,交通更加便利了、水利更加方便了,农作物单产提高了不少。

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丙麻乡白玉村大力发展油菜花种植,结合农文旅融合发展契机,已成功举办3届“万亩油菜花 一幅云南画”活动。每年早春时节,丙麻乡3.5万亩油菜花竞相绽放,金色的油菜花在微风中翻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游客漫步在花间小径,沉醉于扑鼻的花香,仿佛置身于金色的海洋。

“白玉村是丙麻乡万亩油菜花海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从2023年起规划种植3200亩油菜花。”白玉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李国军介绍,举办油菜花海节有效带动了消费,村民把握机遇拓展增收渠道,办起了农家乐、民宿,有了油菜花种植、旅游两份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

隆阳区加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让每一寸耕地都得到严格的保护。同时,积极开展土地整治与复垦工作,将废弃荒地变为肥沃良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为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土地保障。

完善的灌溉系统,让农田在干旱时节也能“喝饱水”;规整的田间道路,方便了农业机械的通行,提高了生产效率;科学的土壤改良措施,让贫瘠的土地变得肥沃,农作物产量大幅提升。隆阳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当地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化、高效化农业转变。

“我们将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书写乡村振兴更加辉煌的篇章。”隆阳区相关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 杨艳鹏

通讯员 金润 陶江龙

  • 马关县大栗树乡 生态农业正红火

  • 古城区束河街道 茨满梨花开遍村

  • 花开田园村庄美

  • 凤庆县 山茶映红古村春

  • 报头

  • 隆阳区 万亩农田展新颜

  • 盐津县 以花为媒兴产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