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开放云南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短视频架起连心桥

裴氏璇

“原来越南语和中文也有相似之处。”看到手机屏幕上闪过的“弹幕”,越南姑娘裴氏璇用流利的中文笑着回应,“这就是我想传递的,越中文化本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来自越南老街的姑娘,用十年时间在云南扎根,又以短视频为桥,让两国网友感受到彼此生活的温度。

2015年,高中毕业的裴氏璇选择跨境求学,来到云南河口职业高级中学学习中文。“这里有专门面向越南人的中文教学班,我相信学会中文后找工作更方便。”一年后,裴氏璇以优异的HSK(国际汉语水平考试)成绩申请进入红河学院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后她又叩开云南大学的大门,攻读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

选择新闻专业,正是因为看到了短视频的发展潜力。裴氏璇坦言:“拍短视频时发现,镜头能打破语言隔阂。我想让更多人听懂越中故事、感受越中友谊。”到西双版纳过泼水节、带30元去斗南花市买花、大学生勇闯招聘会、带妈妈到丽江旅游……这些“云南日常”被裴氏璇拍成视频后,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

这些年拍摄的各类视频中,让裴氏璇印象深刻的,还有到越南乂安探访中国唐代诗人王勃的足迹。

“2022年,我和朋友从老街省辗转到乂安省宜春乡,凭着网络上的线索碎片,我们一路走一路问。”裴氏璇回忆道,“视频拍摄完成传上网后,不少中国网友留言,‘原来《滕王阁序》的作者在越南也留下了足迹。’那一刻,我觉得镜头真的可以连接历史。”

今年夏天,裴氏璇即将毕业,她计划留在中国当越南语教师。她说:“十年了,云南早就是第二故乡。未来,我想用镜头带更多人了解越中友谊故事。”

本报记者 李玲 刘子语 韩成圆

  • 在云南收获精彩

  • 开门见喜 互粉情长

  • 云花绽放柬埔寨

  • 文旅合作讲述“老友”新故事

  • 短视频架起连心桥

  • 这一碗米线情长意长

  • 报头

  • 滇越跨境游四季皆美

  • 期待更多“双向奔赴”的美好

  • 这一口美味情香意浓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