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温度临沧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对话

守匠心 制好茶

——访云南双龙古茶园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加龙

杨加龙

记者:您认为应该如何制作一饼好茶?

杨加龙:要制作一饼好茶,首先需要上好的原料。临沧拥有品质过硬的百万亩茶园,保证原料质量;其次还需要品牌效应,自普洱茶走俏市场以来,临沧各山头的茶叶就在茶叶市场广受好评,其中以冰岛、昔归等山头的茶为代表,多年来受到茶界的认可,吸引了中外茶客。最后离不开过硬的制作工艺,我们能做的就是着眼毫厘,在坚守中创新。

记者:作为一名企业家,您将如何助力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杨加龙:在茶资源的保护和茶产业的发展方面,我们应该因地制宜谋发展,根据当地发展的现状不断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条例,让产业发展有法可依;产业发展还需要领头羊,需要有各个领域的能人共同发力,从栽种养护到科学采摘、从精品制作到宣传推介都需要在标准化、绿色化的领域内持续深耕。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将发展的眼光着眼于全域,不能一味迷信产量有限的名山头,要博采众长、回归理性、持续推介,让世界看到我们多样的茫茫绿海。

记者:您有超过40年的制茶经历,作为一名资深“茶人”,您觉得临沧茶因何而兴?

杨加龙:我所居住的双江县因澜沧江、小黑江“两江”汇流于此而得名,因为享誉世界的冰岛茶而闻名,是大叶种茶的发源地之一,得天独厚的条件给制茶人制作好茶提供了先决条件。20世纪80年代,我便开始在国营茶厂上班,做种质资源调查的工作;80年代末,我到湖南农业大学学习,科技、工艺的发展打开了我的视野,也让我再一次确信了我们家乡资源得天独厚。创业多年来,我在当地政府、老百姓的支持下一步步走来,正是这些支持让我在制茶的道路上一往无前,相信在未来,临沧茶大有可为。

本报记者 李彤 李春林 隋鑫

  • 守匠心 制好茶

  • 一片茶叶的旅行呼唤

  • 茶香漫古道 旅韵绘新篇

  • 春天餐桌上的“绿色银行”

  • 报头

  • 临沧市强化机关党员教育培训

  • 云县:“一村一警”激活“神经末梢”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