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企业负担减到实处
《人民日报》:进一步为企业减负松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些年,着力改进和完善行政执法、规范权力运行的实招出了不少,各地营商环境也在持续优化,但不少企业依然面临繁重的考察调研接待任务。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工作必须统筹好几对重要关系,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有为政府的意涵不仅是积极做事,而且要“做对事”,以“精准滴灌”的用心护航,以“顺藤摸瓜”的巧劲革新,为市场输送拔节生长的信心和干劲。政府行为越规范,市场作用就越有效。多一份“无事不扰”的清醒,少一些“临时起意”的打扰,企业将有更多信心和精力逐浪弄潮。
让“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光明日报》: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城乡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我国文化史、文明史的忠实诉说者,不仅描绘着往昔的辉煌,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如何在城市更新中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传统与现代、个性与共性、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这是一个关乎城市未来发展,也关乎中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是传承发展城市文化、培育滋养城市文明的目的所在。“老城市”实现“新活力”,更要充分重视城市文化的创新培育,从更大视野审视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为城市更新赋予更多的内在力量。
本报记者 何嵘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