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大厅内,闪烁的屏幕与精密设备交相辉映。身着红色马甲的“海迪图侦”队队员们紧盯画面,指尖在键盘上快速跳跃,在海量监控画面中捕捉线索,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这支在公安战线屡建奇功的队伍,成员皆是残疾人。他们凭借超乎常人的专注力与细致度,成为守护城市安全的幕后英雄。
2017年,文山市公安局打破常规,创新思维,结合公安工作实际,为残疾人量身定制“图侦”工作岗位。经过层层选拔,30名残疾人加入公安队伍,开启了别样的职业生涯。“图侦”中队长龙宗学回忆说:“刚入职时,大家既兴奋又忐忑,担心自己不能胜任工作。但局里给我们提供了专业培训,同事们也耐心指导,让我们逐渐找到了自信。”
八年磨一剑,这支特殊队伍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身价值。面对浩如烟海的监控画面,他们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监控探头织就的密网中抽丝剥茧。他们累计协助抓获犯罪嫌疑人2451人,破获案件2365起,追回车辆510辆,挽回经济损失486万元,协助找回走失老人儿童225人,发现人员聚集线索71条,梳理分析车辆抓拍数据1986条,排查重点关注人员1482人。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与付出。
近日,文山市公安局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文山市公安局全方位的保障。指挥中心主任李菁丹说:“我们将助残就业视为长期工程,不仅为队员们提供便捷的就业环境,还在待遇上给予充分保障。他们的工资档次是辅警队伍的最高档,与民警享受同等工会福利待遇和休假权益。”除了物质保障,局里还格外注重“软关怀”,定期组织心理辅导、技能提升培训,营造残健共融的大家庭氛围。
在这个温暖的集体中,队员们相互鼓励、共同成长。他们虽然身体有缺陷,但在“图侦”岗位上却发挥出独特优势。“我们比常人更能沉下心,专注于细节。”队员李世荣感慨,“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尊重与信任,找到了人生的价值。”
文山市公安局助残就业书写暖心答卷。该局秉持“平等、融合、赋能”理念,创新打造公安系统“图侦”岗位,不仅解决了残疾人就业难题,更构建起残健共融的桥梁。这份责任担当,这份温暖关怀,让残疾人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大舞台”上绽放出非凡光彩,也为全社会助残就业提供了生动范例。
本报记者 黄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