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景洪市嘎洒街道

盘活资产小区焕新

初夏,景洪市嘎洒街道的康旅基地绿意盎然、花香四溢。树荫下,“银发族”们一招一式、行云流水般打着太极拳;茶吧里,来自天南地北的旅居客在茶香氤氲中围坐畅谈;养心湖旁,三五垂钓好友静静享受田园风光……一幅幅美好闲适的生活图景映入眼帘。谁能想到,如今这片充满烟火气的康养胜地,曾因远离城区,沦为无人问津的“孤岛”,闲置多年。

从闲置小区蜕变成为康养胜地,这种转变离不开嘎洒街道清水河社区党总支和景洪农场公司的积极探索和努力付出。近年来,为了盘活“沉睡资源”,清水河社区党总支联合景洪农场公司通过探索“党建引领、资源盘活、产业发展、企业增收”创新模式,引进河北基隆公司合作开发旅游地产连锁项目,将康旅基地打造成集文化旅游、健康养生、养老休闲为一体的大型生态旅居庭院式养生基地,年住宿收益达300万元。

“项目对500余间住房进行改造,完善住宿、餐饮及‘一站式’服务,年均吸引200名旅居客长期入住。”康旅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基地还规划了面积8000平方米的养生会所,内设傣味特色餐厅、傣医药诊疗中心、多功能会议厅、健康管理服务站、精品超市等功能区域。该项目不仅为旅居人群提供优质康养服务,还带动周边20余名居民就近就业。

为让游客拥有更好的旅居体验,基地还组织老人前往周边的热带雨林、傣族村寨等旅游景点游玩,从行程规划到景点讲解,提供全程定制化服务。此外,基地积极与全国老年人大学及青少年训练基地等单位开展合作,举办了10余场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同时依托丰富的中傣医文化资源,以老年病康复治疗为特色,推动体验式旅游向沉浸式旅游转变。

“刚来的时候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这里既有贴心的管家服务,又能体验民族文化,完全改变了我对养老的认知。”来自西安的老人李德安谈及自己的旅居生活,满脸笑意。基地自成立以来,已累计为4000余人次提供优质的旅游、研学、度假、康养服务,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康养旅居示范点。

本报记者 林丽华 通讯员 白歆

  • 培育业态引才“筑巢”

  • 文旅融合发展提速

  • 烟雨别样美 古韵迎客来

  • 用“小家”托举“大家”

  • 报头

  • 红塔区民营企业逾两万户

  • 盘活资产小区焕新

  • 天保口岸首批冷冻榴莲果肉顺利通关

  • 丘北县首个流动党工委在浙江嘉兴揭牌

  • 师宗县筑牢城市防洪排涝网

  • 花彩美术馆在丽江开馆

  • 网络微短剧《一眼千年》在昌宁开机

  • 德宏供电局驰援怒江守护家园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