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党 建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景东县党建链串起产业链——

古茶山焕发新生机

文冒村村民在茶叶加工厂忙碌。

聚焦

景东彝族自治县漫湾镇文冒村的千亩古茶园里,茶农查红应的指尖在嫩绿的茶芽间翻飞。“一天采13公斤左右,能挣100多元,整个春茶季收入3000多元。”她笑着告诉记者。

近年来,景东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红色引擎作用,以党建链串起产业链,深挖茶文化、激活茶经济、创新茶科技,走出一条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融合发展新路,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

在文冒村温岭茶园,茶树郁郁葱葱,茶香沁人心脾。尽管坐拥这片地处海拔1900米的无量山腹地古茶园,当地村民却曾“守着金饭碗讨饭吃”。转机源于村党总支的主动作为——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引入普洱展福堂茶业有限公司,构建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党组织牵头与企业合作,统一标准、技术、品牌,茶叶附加值提高了30%。”文冒村党总支书记兰学强介绍,目前,茶园带动137户村民就近务工,累计增收17万元,村集体经济年增收6万余元。

为提升市场竞争力,村党总支还聚力打造“无量八部—温岭”品牌,将古茶园的历史底蕴融入产品文化,并推进茶旅庄园建设。“游客能体验采茶制茶、住茶山民宿,去年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兰学强说。党建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让这片千年古茶山焕发出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

景东的茶旅融合实践不止于此。在安定镇,镇党委以“老仓茶”为媒,指导景东茶仓茶业公司将党建融入生产、加工、销售全流程,至今已连续4年举办南诏贡茶开采拍卖活动,古树茶价格翻番,“一片茶叶”成为盘活乡土资源的“金钥匙”。“党组织搭台,企业和茶农唱戏,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生机。”安定镇党委书记李凤发如是说。

截至2024年底,景东县茶园总面积达26.5万亩,带动3.2万农户增收,茶产业年综合产值32亿元。景东县正以茶为笔,书写着“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生动故事——茶园变景区、茶厂变体验馆、茶农变导游,茶文化与彝族风情、无量山生态交织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名片,让一片茶叶“沏”出绿水青山致富梦。

本报记者 胡梅君 通讯员 梁宏伟

  • 果园里结出“共治果”

  • 古茶山焕发新生机

  • 开出联农带农“林下配方”

  • 报头

  • 拼搏在人生事业最后一站

  • 党员干部要心有民行有止

  • 打造产业链党建品牌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