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党 建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屏边县玉屏镇

开出联农带农“林下配方”

工人运输菌包。

本报讯(记者 饶勇 通讯员 孙开华) 近年来,屏边苗族自治县玉屏镇立足林下资源禀赋,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以村级党组织牵头、合作社运营、企业带动为路径,探索林下栽种食用菌种植取得明显成效,形成示范引领、跨村联动、联农带农发展格局。

玉屏镇坚持组织领航、支部破题,由镇党委牵头,采取“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将17个村(社区)合作社(公司)、企业和辖区林地等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在试点林下种植虎掌菌、赤松茸、北风菌等120余亩食用菌的基础上,试点种植竹荪,逐步走向高端食用菌种植之路。同步引入龙头企业,建立“技术指导+订单种植+保底收购”机制,打通产销链条,降低市场风险。村级公司与相关企业签订种植购销合作协议,发展竹荪种植,预计亩产400公斤,年亩产值超过2.8万元。

随着林下食用菌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入股分红等形式,进一步参与到产业发展中。群众流转林地每亩年可增加100至300元收入;在种植、管护等环节,优先吸纳本地群众务工,累计提供临时岗位1400余个,增加群众收入16万余元。镇上成立屏边乾宇商贸有限公司,17个村集体和部分群众以林地、资金等入股该公司,形成“1+X”村级集体抱团发展模式,收益按比例分配,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带动周边群众实现租金、薪金、股金“三金”创收。

玉屏镇坚持先行先试抓示范基地建设,建成室内种植厂房基地和大棚种植基地各1个、林下种植基地3个,确保推广种植菌类符合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降低产业盲目发展风险。以示范基地种植为基础,联合农技部门开展食用菌种植培训,大力培育“菌能手”,推广反季节栽培、林下套种等技术,提升亩产经济效益。

  • 果园里结出“共治果”

  • 古茶山焕发新生机

  • 开出联农带农“林下配方”

  • 报头

  • 拼搏在人生事业最后一站

  • 党员干部要心有民行有止

  • 打造产业链党建品牌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