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开放云南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历史的礼物 畹町中缅友好纪念馆见证友谊

当被问及中缅建交75周年暖心的礼物是什么?瑞丽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张自达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缅友好纪念馆:“它保留了发生在畹町的中缅友好故事,有助于中缅两国的世代友好交往。”

青砖、红墙、灰瓦,还配有法式阳台,这栋位于瑞丽市畹町镇的小楼格外别致,它就是畹町中缅友好纪念馆。

“小楼是1956年周恩来总理与缅甸总理吴努会谈的旧址。之后曾先后成为畹町工委、市委办公楼,员工宿舍,几经轮转,2006年12月16日,在中缅边民联欢大会50周年之际,小楼被命名为畹町中缅友好纪念馆,并正式对外开放……”说起畹町中缅友好纪念馆,张自达如数家珍。

开放至今,张自达在这里讲解过无数次,接待了不少重要访客。“缅甸前总理吴巴瑞的女儿参观时,看到展厅内周恩来总理与其父亲的合影照片,激动地告诉我们,这张照片她家也有,当时她才8岁。”“周恩来总理的侄子来时,还专门为这座纪念馆题字。”“缅甸记者协会主席到访畹町,专程参观了纪念馆,还赠送了缅语杂志给我们。”

2012年,小楼迎来升级改造。张自达说:“当时,我们不仅通过招投标找来了专业的展陈公司对内部进行了装修设计,布置展陈,还在外围修建停车场,打造花园等。院子里的绿植都经过精心挑选,整个纪念馆打造得很美。”

纪念馆内的展览分为6个部分,重点展示了中缅边民联欢大会和两国联合勘界等重要历史事件,共展出100余件实物和200余幅珍贵照片。“中缅勘界是非常特别的一个部分。馆内珍藏着中缅勘界时的老照片、笔记。这些珍贵的史料,都是当时参与勘界工作的相关人员的后代为我们提供的一手资料,耗时3个月协助布展。”张自达介绍。

从保护一栋小楼到守护中缅友好记忆,张自达不仅是历史的讲解员,更是历史的守护者。

“建馆的初衷是通过畹町,通过这栋有意义的小楼,留下中缅世代友好的印记。馆内的老照片、旧物件,是中缅用和平与信任交换的礼物。”未来希望联合中缅力量不断完善、修建展馆,让这份“历史的礼物”继续传递中缅两国的情谊。

本报记者 姚程程

  • 历史的礼物 畹町中缅友好纪念馆见证友谊

  • ​合作的礼物 在田野上种希望

  • 报头

  • 暖暖的礼物75年胞波情深

  • ​未来的礼物 国门学校追梦忙

  • ​希望的礼物 云南救援队九天八夜驰援

  • ​诗意的礼物 千年情谊诉笔尖

  • 金色的礼物 缅甸球员中国赛场摘金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