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古城区大东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统筹协调作用,将治理需求转化为发展动能,通过利益联结机制激发群众自治活力,曾经车辆乱停、帐篷无序、垃圾遍地、隐患突出的白浪花露营点,现在变成规范有序、安全可靠、环境优美的网红打卡点。
大东乡白浪花露营点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过去缺乏统一管理,导致一系列问题凸显:车辆随意停放、无序私搭帐篷加剧道路拥堵,交通秩序混乱;临崖临水区域防护缺失,安全隐患突出;垃圾清运能力不足,公共卫生间维护滞后,露营体验大打折扣;村民“单打独斗”,特色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经济效益发挥不明显。
大东乡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通过创新“村民+合作社+执行委员会+村委会”共治模式,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以“一事一议”方式表决通过成立白浪花合作社,选举产生执行委员会,构建合作社统筹运营、执委会监督落实、村委会协调保障、村民入股参与的共治架构,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党建引领下的“共治密码”让白浪花露营点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规范露营点位,带动15户农户增收,实现直接经济收益6.5万元;拉动农特产品、副食玩具、咖啡等衍生消费2.5万元;治理效能持续彰显,垃圾清运效率提升,村民自治意识显著增强。
白浪花畔,共治花开。从“脏乱差”的露营点到规范化管理的网红打卡点,从安全隐患突出到“零事故”的安全标杆,大东乡白浪花露营点的变化,是古城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也为破解乡村旅游发展的管理难题提供借鉴。
本报记者 李铁成 通讯员 尹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