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民生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零工驿站”充满温馨味道

居民排队用餐。

夏日清晨,走进开远市灵泉街道聚源社区“零工驿站”,务工人员正熟练地分拣韭菜。蔬菜分拣车间内,还有一座色彩斑斓的儿童滑梯,这里平时是等候区,放学后便成为务工人员子女的临时托管场所。

今年以来,开远市以14个“零工驿站”为载体,逐步构建“就业养老顾小”民生服务闭环,实现从“为就业搭平台”到“为生活筑港湾”的功能升级。

“为做好‘零工驿站’后勤服务,我们积极协调社会力量建立爱心食堂、幼儿乐园,实现就业、带娃、餐饮一站式服务,解决工作人员后顾之忧。”开远市就业中心副主任罗志介绍。

与蔬菜分拣车间仅一墙之隔的“一元食堂”里,聚源社区副主任兼义务厨师周旋凯正在根据用餐信息备菜。自今年1月运营以来,食堂采用“社区主体运营+公益性”模式,从选购到制作都按照卫生健康要求严格操作,每日为务工人员提供1荤2素1汤的套菜,其中素菜与米饭每份1元、荤菜每份3元,经济实惠,深受居民欢迎。

午饭时间临近,“一元食堂”开始热闹起来,社区志愿者们开始有序盛饭、打菜,居民们排队就餐。

“从家里到这里拣韭菜大概需要5分钟,每天中午变着花样提供便利新鲜的午餐,只要3至6元就能吃饱。社区还提供方便小孩游乐的设施,领着孩子来上班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社区居民李红芬开心地说。

作为串联民生需求与经济活力的枢纽,聚源社区“零工驿站”不仅能帮忙找工作,还配备了儿童娱乐区、“一元食堂”等民生保障设施以及医药箱、公平秤、饮水处等便民服务设施,每个月邀请医院来为居民提供免费体检,构建起覆盖就业帮扶、生活保障、安全应急的综合性服务场景。

目前,开远市共创建“零工驿站”14个,涵盖小饰品加工、食品加工、蔬菜分拣等行业,吸纳城乡居民就业1000余人。当地计划引入更多企业入驻“毗邻车间”,进一步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让“零工驿站”不仅成为群众就业的“驿站”,更是社区居民温暖的家。

本报记者 饶勇 通讯员 邱美华 文/图

  • “零工驿站”充满温馨味道

  • 引进企业增岗位 联农带农见成效

  • “烟火小巷”升腾满满幸福

  • 报头

  • 古城区:棚户区居民搬进新家

  • 威信完善工作机制 提升信访工作效率

  • “三道茶”辅导室解心结助和谐

  • 西山区前兴社区开展“益企兴童”行动

  • 教育帮扶 点亮职教学子梦想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