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 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开远市——

“智慧堤坝”筑牢防汛“大坝”

当下,防汛工作进入关键期,开远市各部门协同联动、主动作为,通过强化物资储备、精准气象预警、全面排查隐患等多项举措,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开远市气象监测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全市17个自动气象站和红河多普勒天气雷达、风云四号气象卫星传回的数据。工作人员紧盯大屏幕上的气象数据,实时监测天气变化。

“气象局提前划定强降水落区,各部门按职责做好防范。与市水务、自然资源局联合发布山洪和地灾气象风险预警,为全市防汛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开远市气象局副局长康熙薇介绍。

进入雨季以来,开远市气象部门加大气象监测频次,应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和气象卫星精准捕捉降雨云团移动轨迹,每小时更新气象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及时准确发布暴雨预警信息,让市民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今年入汛后,当地气象局已发布暴雨预警6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3期,累计发送预警短信超9万条,覆盖全市所有村(社区)。

为确保汛期全市排水畅通,开远市住建部门加大对排水系统排查检查力度,技术主管实时比对GIS管网数据与现场探测结果,工作人员手持探测仪沿井盖逐一排查堵塞点位,调整疏通角度,全面做好维护工作。目前,已完成城区主要道路及多条管沟、河流、防洪沟的清淤工作,确保市政雨污水排放通畅,安全度汛。

据了解,开远市在防汛抗旱过程中实行多部门数据共享、协同作战,通过“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气象部门提前12小时精准预报强降水区域,提前6小时、2小时细化预报到乡镇。应急防汛部门同步提前12小时划定重点防范区,6小时预置救援力量、转移特殊人群,2小时转移受威胁群众。构建起覆盖监测预警、物资保障、抢险救援、民生服务的全链条防汛体系,为全市织密了防汛安全网,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今年入汛后,全市依托该预报联动机制精准‘叫应’乡镇(街道)23次,提前做好强降雨防范应对准备工作。”开远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段云欢表示,后续将持续优化工作流程,筑牢灾害防御屏障,全力守护群众安全。

本报记者 饶勇 通讯员 王雨薇

  • 麒麟区:小蓝莓变成致富果

  • 新平县河谷早稻喜迎丰收

  • 报头

  • 产品出口攀升 企业降本增效

  • 文脉绵长 景美人和

  • 红河综合保税区首票委托加工木薯粉通关

  • “一屏统览”织密民生保障网

  • G4216云南永善高速公路项目启动劳动竞赛

  • “智慧堤坝”筑牢防汛“大坝”

  • 中铁八局开展演练提升救援能力

  • 施甸县:科技赋能甜蜜产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