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篇

维西县巴珠村

云端村寨 守绿生金

巴珠村民晾晒的玫瑰花。 供图

高原深处,草甸与溪水交织相伴,白云之上,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巴珠村坐落在海拔近3000米处,一幅产业蓬勃、生态如画、人心思进的乡村新图景,正在云端生动铺展。

巴珠村是迪庆藏族自治州森林覆盖率最高的行政村,达98.2%。近年来,巴珠村依托资源优势,以项目为抓手,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以良好生态环境助力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村庄旁,连片的藏玫瑰花田等待采收,空气中弥漫着玫瑰花香。“每年采收之际,都有游客前来赏花。藏玫瑰不仅可以卖出个好价钱,也可以‘看’出个好价钱。”巴珠村党总支书记余春林说。目前,全村种植藏玫瑰150余亩,村内已形成玫瑰花瓣加工产业链,可实现年加工玫瑰花100余吨,产品涵盖藏玫瑰原汁、玫瑰酒、玫瑰干花、藏玫瑰茶等。

每到松茸采摘季节,巴珠村村民总是伴着微光走进山林。村民阿仲头灯的光束在茂密的树林间跳跃,“以前挖松茸,大小好坏都往一个筐里扔,好东西卖不出好价钱,心疼也没办法。”阿仲边熟练地清理菌根泥土边回忆。

“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都知道要按规定采摘才能长长久久有菌子挖。”阿仲口中的规定,是巴珠村为让有限的松茸资源实现可持续采摘和利用,提出推广的规范。每周三、周五为保育期,村民不得进山采摘;采摘期,每天12时前要结束松茸采摘;在村里收售松茸的个体户签订不收3厘米以下童茸的承诺书。

有序采摘,永续发展。村民和收购商遵守着规定,松茸的品质越来越好,村民的收益也越来越高。2024年,巴珠村村民靠松茸采摘增收286万元,户均增收1万元。

“绿色是巴珠鲜明的颜色,更是发展的底色。我们不仅要守护绿水青山,更要在良好生态中走出一条巴珠振兴路。”余春林介绍,目前,巴珠村形成了松茸采摘、藏玫瑰种植、中药材种植、牛类养殖4个百万级产业。“我们目前还在考察规划,计划围绕村庄设计一条徒步路线,让更多游客走进巴珠,感受巴珠,也让村民增收有方,丰富业态。”

玫瑰绽放,松茸飘香,这个云端村庄正诉说着产业与生态互促共荣的生动故事。产业从零散单一转向聚合多元,生态从索取无序转向坚定守护与主动增益,思想从“靠天吃饭”转向“守绿成金”——巴珠村的三重蜕变,清晰勾勒出绿色发展的乡村实践路径。

本报记者 殷洁

  • 云端村寨 守绿生金

  • 销售变革 梨出深山

  • 城郊傣寨 焕然一新

  • ​昔日渔村 出彩蝶变

  • 报头

  • 和美乡村展新颜 多元业态聚人气

  • 产业富民 日子更甜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