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泸西县午街铺镇

销售变革 梨出深山

“梨代办”在收梨。 供图

艳阳倾洒,泸西县午街铺镇万亩梨园碧色欲滴,几个月前“银装素裹”的梨花,已悄然蜕变为圆润饱满的梨子,颗颗鲜嫩多汁压弯枝丫。梨园内,果农们采摘梨子、分拣装箱、搬运装车,幸福的欢笑声此起彼伏。

“午街铺镇高原梨品种丰富,有早白蜜、金花、雪花等多个早中晚熟品种,早熟品种6月抢先上市,各品种陆续成熟,采摘将一直持续到9月上旬。”“梨代办”王忠林正在梨园内忙碌着,一边替收购商分辨梨质量的好坏,一边替果农们争取合理收购价格,为产销双方解决了“老大难”的问题,促成更多供需对接。

泸西县种植高原梨已有40余年历史,种植规模、产量、产值均位居全省第一。过去,梨子规格不统一、包装不统一,保鲜时间和果子品质等都成了收购难题。农户大多缺乏市场意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寻找收购商,影响次日摘果,收入也不稳定。

为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午街铺镇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推动党组织领办“梨不开”合作社,吸引当地返乡青年、有一定经商头脑的种植户加入,积极发挥“梨代办”人熟、地熟、市场熟的优势,推动传统产业走新路、焕新机。梨农、购买商从“两头混乱”转变为“购销顺畅”,高原梨价格同比上升5%以上,雪花梨实现近10年最好价格,梨农户均增收1.5万元。

“去年我一个人就对接了20余名客商,最多的时候单天交易高原梨50余吨。”王忠林说,每年自己经手的年交易量可达3000吨左右,代办劳务费20余万元。来自上海的水果收购商王爱林说,在“梨代办”的帮助下,6月开始,每天都要收购20吨梨发往沿海地区,成熟早、口感好、味道甜的泸西高原梨深受市场好评。

目前,“梨不开”合作社吸纳专职“梨代办”50人,在他们的努力下,泸西高原梨从远在深山无人识,转变为远销到上海、广东等地,出口越南、泰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热门水果。去年,午街铺镇高原梨产量12.25万吨,实现经济收入3.5亿元。

以此为契机,午街铺镇着力建设“家门口的就业孵化园”,通过“合作社+‘梨代办’+N种工人”的模式,由“梨代办”根据业务量雇佣采买、分拣、包装、装卸工人,形成10至100人不等的产销团队,直接带动午街铺镇及周边乡镇5000余人在家门口就地就近就业,有活干、有钱赚、有盼头的产业新貌为当地稳定就业和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本报记者 黄翘楚 通讯员 王俊玲

  • 云端村寨 守绿生金

  • 销售变革 梨出深山

  • 城郊傣寨 焕然一新

  • ​昔日渔村 出彩蝶变

  • 报头

  • 和美乡村展新颜 多元业态聚人气

  • 产业富民 日子更甜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