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绿春县三猛乡格马村民小组一座长25米、宽2米的钢筋混凝土便民桥建设进入收尾阶段,即将投入使用。这座承载当地村民期盼的连心桥,打通了困扰群众多年的出行堵点,成为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实践。
格马村主动思考谋发展,以“万吨水泥进农村”项目为依托,组织党员群众自筹资金,号召村民投工投劳。在巴东村党总支指导下,通过党员大会、村民议事会、院坝协商会等渠道广泛征集意见,采用“党建引领+群众自筹+乡村能人捐资”模式筹集建设资金修建便民桥。村民以主人翁姿态踊跃参与,乡村能人慷慨解囊,自发筹集资金4万余元,由村民组成义务施工队,累计投工投劳260余人次。
在桥梁主体完工之际,驻村工作队针对桥梁护栏资金缺口问题,积极对接挂联单位资源,多方协调筹措2万余元专项经费,为桥梁捐赠安装标准防撞护栏。“驻村就要驻到群众心坎上,这栏杆不仅是一道安全屏障,更是我们与村民的情感纽带。”省政协驻村工作队员李兴说。
党员干部带头干凝聚合力、驻村队伍协同干盘活资源、村民群众主动干争当主角,一座连心桥让三方力量同频共振。这座坚固安全的“空中走廊”,解决了格马村107户群众,特别是200余名学童的过路难问题。“过去雨天蹚水、晴天绕道的日子终于结束了,娃娃们上学安全多了。”村民陈大姐背着竹篓从连心桥上走过时感叹连连。
本报记者 饶勇 通讯员 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