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富宁县花甲乡 “一约五会”激活自治动力

荒地蝶变休闲公园,红白喜事褪去浮华,村民议事化解积年难题……在富宁县花甲乡,一场由“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共建理事会、红白喜事会、禁赌禁毒会”“一约五会”带来的基层治理变革正悄然上演。这套融合村规民约与五大自治组织的创新模式,不仅激活了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更让文明新风在青山绿水间吹拂。

“以前这片荒地杂草丛生,现在成了全村人的后花园。”南烧村共建理事会成员韦正荣抚摸着候车亭上精美的壮锦纹饰,言语间满是自豪。面对绿美乡村建设推进难题,共建理事会创新采用“院坝协商”模式,韦正荣带头让出自家土地,带动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短短3个月,荒地上建起设施齐全的小公园,传统壮锦元素与现代公共设施相映成趣。

移风易俗的新风也在上支旦村劲吹。过去大操大办的丧葬习俗被“一碗茶、一炷香”的简约仪式取代。红白理事会牵头,村民围坐院坝共商新规:礼金不超200元,宴席不超20桌。“生前一碗茶,胜过坟前万炷香”的新俗语在村民间口口相传,孝老爱亲的新风尚悄然扎根。

在里色村“五会”工作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道德评议会评选“最美家庭”树立文明标杆,村民议事会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禁毒禁赌会将普法课堂搬进农家院坝……全乡8个行政村通过修订村规民约,累计化解矛盾纠纷86起,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曾经的治理难题在群众的智慧与参与中迎刃而解,真正实现“村里事大家说了算”。

从“政府独奏”到“全民合唱”,花甲乡的“一约五会”模式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重塑乡村治理生态。这把凝聚群众智慧的“金钥匙”,不仅打开了基层治理的“千把锁”,更打开了群众参与自治的“心门”。

本报记者 黄鹏

  • 镇沅县勐大镇 移风易俗培树新风

  • 文明新风润泽乡村

  • 报头

  • 隆阳区 善治之风吹遍村寨

  • 通海县桃家嘴村 党群联动共建共享

  • 巧家县炉房乡 “支客师”变身治理新力量

  • 富宁县花甲乡 “一约五会”激活自治动力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