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 物 上一版   
下一篇

云湖水上运动有限公司抚仙湖帆船基地创始人邓新强——

风浪里的传承

邓新强 供图

“郑和的伟大,不仅在于航行距离,更在于敢为人先、融合自然的气魄。”邓新强站在抚仙湖帆船基地的设计室里,指尖划过中式帆船的图纸——图上可旋转的桅杆、独特的骨节结构,都复刻着600年前郑和船队的智慧。这位云湖水上运动有限公司抚仙湖帆船基地创始人,正以这样的方式,让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精神在高原湖泊传承。

2004年,抚仙湖全面禁止机动船入湖,多数人视之为瓶颈,他却敏锐发现机遇——以风为动力的帆船零排放,且抚仙湖常年稳定的西南风与Ⅰ类水质,是天然的航行赛场。

“当时全国内陆湖泊搞帆船的很少,高原湖泊更是空白,这正是我们的机会。”2013年12月,他在澄江市海口镇矣渡村创立抚仙湖帆船基地。12年间,基地从几艘帆船发展到全湖100余艘,从单一体验项目升级为集竞技、培训、休闲于一体的完整业态。

2018年,基地承办国际珐伊28R帆船世界锦标赛,这是我国高原内陆湖泊首次举办国际性帆船赛事,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26支队伍参赛。“当土耳其、泰国队计划来此冬季训练时,我知道这里已跻身国际版图。”邓新强说,各国选手对抚仙湖“玻璃水”般的水质和稳定风力赞叹不已。国际赛事的成功,让抚仙湖帆船运动加速成熟。2025年,云南九大高原湖泊山水联赛新增水上帆船赛,从抚仙湖延伸至星云湖、异龙湖。如今,抚仙湖已成为国内外帆船爱好者心中的高原航海胜地。

当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的技术指导、云南大学的学术支持、杨金鹏等专业教练的实操经验向基地汇聚时,邓新强是将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的“掌舵人”。他主攻搭建市场渠道,让专业成果转化为大众体验项目。“专家们提供‘指南针’,我来规划‘航线’。”他说,在多方力量的聚合下,基地在2018年世锦赛筹备期间,仅用45天就完成符合国际标准的场地改造。

在抚仙湖,帆船产业的崛起始终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相连。作为零排放项目,帆船完美契合环保要求;行业协会的成立让发展有了规范:教练需经认证,船只检审由交通部门监管,游客必须穿戴救生设备……这套标准让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曾经仅有几家农家乐的矣渡村,如今10余家特色客栈、多家五星级民宿依山而立,高端民宿“一房难求”。

“帆船带来中高端客群,倒逼服务业升级。”邓新强说,当地村民收入较10年前翻了几番,过去守着好风景却富不起来,现在才明白,保护生态就是最好的发展。

如今,邓新强推动的中式帆船复兴计划已迈出实质步伐。团队定制的两条硬帆船即将下水,设计凝结着郑和时代的智慧。“中式帆船操作更灵活,逆风时通过劈水板调整,顺风时速度不输西式船型。”邓新强望着抚仙湖,眼中满是期待。

风起时,抚仙湖的帆影如鸽群掠过水面,即将加入中式帆船的身影。邓新强望着训练中的青少年学员,仿佛看到了600年前郑和船队的延续。他说:“要让世界知道,高原不仅能跑马,更能扬帆,我相信抚仙湖会是中国帆船运动的新起点。”

本报记者 徐嵩钦

  • 风浪里的传承

  • 帆影里的古今

  • 浪涛里的新生

  • 风眼里的答卷

  • 风从高原来

  • 报头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