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腾冲和顺古镇:涵养乡风深耕文化沃土

游客在和顺古镇拍照打卡。本报通讯员 杨焱淼 摄

盛夏时节的腾冲市和顺古镇,水波荡漾、烟雨朦胧,雨滴落在荷叶上的声音,成了夏天协奏曲中的美妙音符。

和顺有崇文尚教、重视家风家训的传统,也是我国著名哲学家艾思奇的故乡。近年来,和顺镇坚持涵养文化根脉,厚植文化沃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乡村全面振兴“一池春水”。

立足古镇丰富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当地成立腾冲市和顺文化研究会,统筹专家学者、老文化人、青年文化爱好者等各方力量,深入挖掘当地传统文化中所蕴藏的情、雅、趣、美、理等文化特征和展现忠孝、诚信、励志、节俭等优良家风传承的人物故事,打造了和顺家风文化长廊、政德大道、思齐路等集旅游体验、文化展示、学习教育于一体的网红打卡地。

“通过扫码收听、自助讲解等方式,每年都有上百万人次游客和群众,在参观游览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顺的优秀家风乡风得以更好更远地传承传播。”和顺镇党委委员郭兆坤说。

为培育和选树先进典型、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和顺镇连续9年开展“最美和顺人”评选活动,选树了一大批古镇保护、文化传承、敬业奉献、敬老孝亲等方面的典型。组织先进典型进机关、进村寨、进学校、进企业宣讲,让身边好人现场讲述自己的故事,用身边榜样激励更多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树良好风气。

2024年2月,和顺古镇景区晋升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和顺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依托和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创新多元场景拓宽文旅内容体验。推出“别样年味在和顺·春节狂欢”等系列节日主题活动和《玉出腾越》沉浸式庭院剧等“演艺+旅游”新体验;打造“小状元成长记研学游”“小小讲解员”等以和顺家风文化为主题系列研学体验活动;以藤编、甲马、古法造纸、皮影等非遗技艺为灵感,设计了团扇、背包、书签等50余种文创产品,广受游客喜爱。

2024年,和顺镇累计接待游客130万人次、拉动涉旅消费‌5.2亿元,与2019年相比,分别增长58.53%、329.75%。文旅产业的发展,托起了群众增收“金饭碗”。

郭兆坤介绍,今年“五一”假期,文化体验成为和顺古镇旅游新宠,单日最高接待游客数超过1.9万人次。许多游客前来感受边陲古道的历史韵味,触摸古镇的厚重历史,领略独特的人文风情。

本报记者 李建国

  • 腾冲和顺古镇:涵养乡风深耕文化沃土

  • 先锋会泽白雾书局:文化空间汇聚乡愁新知

  • 丽江禺谷农场:艺术碰撞带火乡村文旅

  • 江城界碑村:“三国”烟火点亮边境村寨

  • 报头

  • 双柏大麦地:陀螺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