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远程会诊室里,一场跨越数百公里的诊疗协作正在进行——当地医生携手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专家,为一名87岁、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制定方案。“远程会诊避免了患者长途奔波,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昆医附二院妇科主任杨丽华的话,正是耿马强化专家团队建设的生动体现。
这种“专家团队+”赋能效应,不仅体现在医疗领域,更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盛夏的耿马,稻田、蔗园、坚果基地生机盎然,科技服务队成了农民的智囊团。
为破解农业技术落地难题,耿马构建“专家团队+科技服务队”体系,组建5支特色产业服务队。院士及省市级农科专家组成智库攻关技术,县乡骨干与本土“田秀才”下沉形成县乡村三级网络。2025年以来,已谋划方案5个、实施重点项目8个,开展培训360余场次惠及1.2万人次。
耿马县依托云南农业大学和省农科院专家,推广优质稻、玉米新品种及精量播种等技术,单产稳步提升。旱地优质稻、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等模式助农增收。
专家开出“良种+全生物降解膜+全程机械化”药方,耿马甘蔗产业突破瓶颈。服务队推广“云蔗08-1609”等良种及配套技术,2024至2025榨季,全县甘蔗农业产量253.58万吨、产糖量31.62万吨,创历史新高。坚果基地里,依托邓秀新院士及多所院校专家,服务队边研究边推广核心技术。贺派乡种植户赵军生说:“按专家要求做,坚果产量翻番。”2024年全县坚果产量达3.05万吨、增幅40%,成了助农增收“金果果”。耿马县还同步推进“智慧农业”,轨道“小火车”、无人机等现代化应用让传统农业向精细化转型。
“专家引领、服务队下沉‘双轮驱动’,既打通科技进村通道,又架起民生服务桥梁。”耿马县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负责人说,耿马将持续深化服务体系,让科技造福边疆民生。
本报记者 吴沛钊
通讯员 袁雨霏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