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大会快开始了,快点收拾好出发吧。”马龙区马鸣乡新楼房村村民杨国林一边忙着穿外套,一边催促着妻子刘国瑞,两人收拾好后便怀着喜悦的心情赶往马鸣乡新楼房村委会2024年土地入股股民分红仪式现场。
签字、按手印,领取分红现金,分红仪式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前来领取分红的300余名村民难掩内心的激动。杨国林拿着钱开心地说:“村集体经济发展好了,我们每年都有盼头。今年领到了4.5万元,太高兴了。”
2019年以来,新楼房村委会积极探索“党总支+公司+合作社+生产组+农户”的联产联利联管新机制,把群众的土地集中起来统一规划,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全村资源、资金及产业不断优化。截至目前,新楼房村委会通过集中土地发展产业的模式,全年可种植烤烟2275亩,青花、辣椒等蔬菜2000余亩,西瓜300余亩,秋荞600余亩,百合花500余亩,青贮玉米200余亩,收益可观。村里土地入股的村民们得到的分红逐年递增,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我以前虽然有45亩土地,但都是零散分布在各处,有十七八块地,耕作成本、劳动力成本很高,就算全部种完赚的钱也不多。”杨国林说,“现在我返租的30多亩地,集中连片,有利于发展种植且大大降低了各项成本。去年我种了30多亩烤烟,卖了17万元左右,烟后又种了一些青花菜,收入也很可观。”
如今,在新楼房村,像杨国林这样的新农人有很多,他们学习农业新技术、新理念,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也积极为周边乡邻和合作社出谋划策,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现在,我每年租种土地的收入和分红的收入加起来比以前高很多。在家乡发展我自己的事业,不仅收入有了保障,还可以照顾老人、孩子,有时候还能为村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我很满足。”杨国林说。
马龙区将以新楼房村的成功经验为契机,结合全区实际,不断探索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提升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水平,让更多的新农人敢闯、敢干、敢创新,在家乡留得下、稳得住。
本报记者 张雯 通讯员 何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