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丽江:沪滇协作助推产业园崛起

本报记者 和茜

在永胜县永北镇凉水村大甸尾村小组,村民李金文正和家人细细盘算今年羊肚菌的种植计划,“去年种了20亩,收入有10来万元,今年打算至少再种20亩。”他信心满满。

如今,在永胜种植羊肚菌,从菌棒供应、技术指导到产品销售,全程由丽江中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提供“一条龙”服务,李金文与村民们没了后顾之忧。“我们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销售,农户只管安心种植,风险由公司承担。”公司副总经理秦飞介绍。

自2017年上海杨浦区对口帮扶以来,永胜县立足实际,把食用菌产业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当地投入沪滇资金4100万元、衔接资金2000万元,引入中源公司共同打造永胜县食用菌产业园,而“四统一”正是园区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的核心举措。目前,这一模式已培育出6家企业、23个合作社、55个种植大户,带动1万多农户增收。

在中源公司的菌种实验室内,科技人员正专注地投入研发工作。“依托沪滇帮扶资源,帮扶干部积极对接上海农科院,在公司设立了尚晓冬专家工作站与科技小院,专门攻关新菌种研发。”秦飞说。

科技赋能让产业发展底气更足,园区成功实现仿野生香菇种植,产品从以羊肚菌为主,拓展到一窝羊、香菇、平菇等26个品种,结构更趋合理;产业链不断延伸,从最初的罐头、干品,拓展出调味品、饮料、预制菜等多元产品。此外,通过开展33场次技术培训覆盖986人次,辅以270场次田间现场指导,农户的种植技能得到了实打实的提升。

如今的园区,已形成从培育、生产、收购到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菌棒生产线厂房高效运转,农光一体化示范项目落地见效,500亩设施栽培实现全年产菌,永北镇长坪万亩林下示范基地也已提质完善。

永胜食用菌产业园是丽江市依托沪滇协作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丽江市抓住沪滇协作战略机遇,深度融合上海的企业、研发、市场、总部优势与云南的资源、制造、产品、基地潜力,全力推进玉龙县生物医药产业园、永胜县食用菌产业园、宁蒗县农业产业园建设,为东西部产业合作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3年起,沪滇协作推进宁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投入1200万元沪滇资金打造宁蒗水果全产业链项目,通过建设展示暨预冷中心、苹果分拣包装车间等设施,有效提高了水果、蔬菜的商品转化率。引进宁蒗恒泰农业入驻运营,预计每年提供400个就业岗位,带动800户、2065人稳定增收;2024年投入1540万元沪滇资金建设冷藏仓储中心,解决苹果存储销售难题。同年,投入450万元沪滇资金建设战河镇育苗基地,培育新品、优化结构。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则借助沪滇协作的契机,在玉龙县生物医药产业园构建起“一园三片区”格局;上海医药与玉龙国投携手成立上药控股丽江有限公司,业务覆盖丽江及迪庆;多任挂职干部接力,策划推进10个中药材板块的沪滇协作项目建设,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助力26个村集体、2.9万群众脱贫增收。同时,还打造鲁甸育种基地等项目,提升产品附加值;共同筹建数字交易平台,推进丽江(玉龙)数字中药材产业园区建设。

  • 李存山:一家三代四人从戎

  • “产量冠军”如何迈上“价值高地”

  • 导读

  • 报头

  • 探索数据资产融资变现新模式

  • 昆明市多措并举抓实年轻干部学习教育

  • 我省夏粮获得丰收

  • 丽江:沪滇协作助推产业园崛起

  • 今日起我省大部地区将迎来强降雨

  • 一条“链”上云菌香

  • 奋进文山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