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动机、重要增长极。近年来,文山州深入贯彻“3815”战略发展目标,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和园区产值倍增计划,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打造文山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增长极。今年1至4月,全州园区经济延续良好发展态势,共实现营业收入508.62亿元,同比增长34.1%,增幅排全省第1位。
绿色铝是文山州园区经济的重要支撑,文山州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依托“链主”企业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形成了从电解铝到铝型材的集链成群效应。砚山产业园区是其中的代表。
山东魏桥集团云南宏泰公司203万吨电解铝项目2019年落地以来,砚山县紧紧围绕建成千亿级产业园区这一目标,举全县之力推动绿色铝创新产业园发展壮大,铝产业已成为拉动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火车头”。近3年,砚山县生产总值增速均排全省前列。在全省7个千亿级产业园区中,云南砚山产业园区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42亿元,增速60.2%,营业收入排全省第3位,增速排全省第1位。
“聚力延链补链强链,构建铝产业发展的‘强磁场’。”砚山县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砚山县瞄准轻量化、智能化、高端化、终端化发展方向,锁定铝产品高附加值企业精准招商,围绕链主企业需求靶向招商,成功招引云南创格年产38万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铝合金材料、云南文都年产50万吨新型预焙阳极等项目落地砚山,绿色铝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截至目前,砚山产业园区累计招引铝产业及配套项目28个,计划总投资410亿元,完成投资274亿元。2024年,园区实现铝产业产值477亿元,在全省非公企业百强榜单中,园区内的宏泰、创新、凯隆3家企业分别排第4位、第15位、第64位。
全产业链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贯穿其中。在云南宏泰公司,全球最先进的600千安超大容量电解槽技术已经顺利投用,单条生产线可年节约标准煤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万吨,实现年经济效益超1.3亿元。“这一技术突破使文山电解铝单位能耗降至全球先进水平,绿电使用比例达80%以上,每吨铝较火电生产减少8吨碳排放,年减排总量超2600万吨,为抢占低碳产品市场先机提供了有力支撑。”云南砚山产业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汪俊强介绍。
绿色是文山园区经济的鲜明底色。砚山、富宁铝产业园区纳入全省第二批“零碳园区”建设名单,3家电解铝龙头企业绿电比例均超70%。近年来,文山州先后引进魏桥、创新、中铝、神火等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落户,已成为全国绿电铝产能最大的州市之一、“北铝南移”的标志区、云南省最大的电力负荷中心。文山供电局为满足文山州产业强州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建成投产了由1座±500千伏换流站、3座500千伏变电站、13座220千伏变电站构成的文山电网主网。今年,预计还将投产220千伏碧云变电站、220千伏龙潭开关站,并持续推进500千伏南屏前期工作,全力保障文山州产业发展用电。
抓好园区经济,文山州在“聚”字上下功夫,抓基建与抓营商环境同频推进。
抓基建优环境,提升园区承载力。文山州坚持资金、土地、审批、用能等全要素向园区集中,不断完善园区配套,提升园区承载能力。2024年共争取专项债26.07亿元用于开发区场坪、道路、厂房、燃气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占全州获得专项债的80.09%,硬环境持续优化。同时,专项制定了《文山州铝产业发展用地保障及城镇开发边界优化调整方案》,全州统筹调剂土地指标重点保障砚山、富宁园区产业发展。
好的营商环境是园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文山州围绕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以开展“深、联、帮”专项行动为抓手,持续深入实施厅局长坐诊接诉、领导干部挂联民营企业等制度,落实一企业一专班、一问题一方案为企业纾困解难。以砚山县为例,该县对洽谈项目专班跟进,对落地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建立“一站式”代办机制,提供工商注册、银行开户、税务登记等21项代办服务,让企业少跑腿。
今年以来,文山州按照“小管委会+大公司”管理思路推动省级开发区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同时,聚焦绿色铝、绿色硅、以三七为主的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推动园区差异化发展。本报记者 张文峰 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