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邓清文)进入暑假以来,全省各级团组织联合各单位,以化解家长“看护难”焦虑、为孩子搭建成长舞台为目标,为6岁至14岁少年儿童提供暑期托管服务,重点覆盖留守儿童、双职工家庭及新就业群体子女,护航青少年快乐健康成长。目前,各托管班陆续开班,全省将开展600余期“爱心托管班”。
团省委、省少工委组织开展“团团陪伴·助力‘双减’”红领巾暑期爱心托管班,聚焦“红领巾爱科学”主题,组织少先队员走进植物基地观察高原植被、分析花草化石,探索生物多样性奥秘;开展农耕实践,通过土壤实验、种植蔬菜等培养科学思维及动手能力。此外,还将围绕防止意外伤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自然灾害自救教育开设“平安暑期”自护教育课程。托管班以“实践+探索”式学习模式激发儿童潜能,既解决家长看护难题,更助力少先队员在科学启蒙与综合实践中收获成长。
共青团昭通市委精心组织开展暑期留守儿童托管服务,覆盖全市各县区,为近4000名儿童提供暖心陪伴。昭阳区组织2552名留守儿童参与30天集中托管,开设课业辅导、兴趣培养、安全教育课程;水富市多部门联动,为300余名儿童提供基础课程和兴趣拓展服务;盐津县按1:10比例配备志愿者,重点开展心理关怀;镇雄县通过趣味游戏促进儿童融入集体。全市累计招募志愿者3000余名,开设课程100余门,有效解决留守儿童暑期看护难题。
共青团玉溪市委联合各县(市、区)团委、高校及社会组织,精心打造多元化暑期托管服务,丰富少年儿童的假期生活。全市开设公益课堂200余门,课程涵盖红色教育、非遗美育、安全自护及兴趣拓展,覆盖留守儿童、双职工家庭子女等群体超1000人次。
共青团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委聚焦青少年成长需求,创新开展“七彩假期·情暖童心”暑期托管服务,通过特色课程和暖心陪伴,为全州少年儿童打造快乐充实的假期生活。麻栗坡县“少年儿童之家”开设公益课堂,精心设计手工制作、音乐欣赏、红色教育等8大类课程,服务20余名留守儿童;丘北县振兴社区创新“一老一小”结对模式,邀请退休老干部担任书法绘画导师,带领儿童体验传统文化魅力。
共青团景洪市委联合景洪市总工会开展“会暖春芽”暑假爱心托管班,开设非遗主题手工制作、户外实践、体能训练等特色兴趣课程。让孩子们在亲手制作作品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在户外实践中认识自然奥秘,在体能训练中强健体魄,在欢乐氛围中启迪智慧。
共青团华坪县委开展暑假“七彩假期”爱心托管班,课程涵盖安全教育、科普知识、手工制作等多个领域,重点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群体,着力缓解出租车司机、外卖员、快递员等基层一线工作人员暑假“带娃难”问题。
共青团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委联合县群团联盟、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茨开边境派出所及大学生,共同开展暑期关爱活动,着重围绕防溺水、防性侵、防电信诈骗以及交通安全等内容,给孩子们上安全教育课,筑牢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