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宾川县老赵村

产业转型阔步逐绿

格咱乡生态环境优美。 本报记者 彭少杰 摄

宾川县州城镇老赵村曾是一个以煤炭生产为主的资源型村落。近年来,随着煤矿资源的枯竭,老赵村在辉煌数十年后进入发展低谷,不得不谋求转型发展之路。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老赵村实现了从地下煤矿资源经济到地面绿色生态经济的转型,生态环境大有改观。

水泥路蜿蜒向前,房前屋后整洁干净,田间地头果蔬飘香,一年四季绿美如春……如今的老赵村,俨然一幅美丽乡村画卷。谁能想到,数年前老赵村还深陷在因过度开采煤炭资源而带来的一系列生态问题之中:池塘不蓄水,山体下陷,山脊开裂;煤车进出,村子里处处残留着煤灰……

2016年老赵村陆续关停煤厂,至2020年整体关停。村民不仅没有了在煤厂工作带来的收入,由煤厂带动的蔬菜销售、百货销售、餐馆经营等产业也逐渐衰落。老赵村的产业转型迫在眉睫。

经济转型,要转到哪里去?新的收入来源又在哪里?老赵村的答案是:大力发展特色种植,激活绿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说干就干,老赵村紧紧抓住乡村振兴的战略契机,形成了山上植林子、山腰种果子、山下菜篮子、村中绿场子的美丽乡村发展格局,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村庄更美丽、更宜居,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以前,村里很多青壮年都在村里煤厂上工作,收入虽然高,但工作环境很差。现在,村子环境好了,青壮年都在村里发展柑橘、葡萄、莴笋、番茄等果蔬种植产业,有了稳定的收入,日子过得更舒心了。

原本因煤厂关停而静谧的老赵村,如今已告别“黑色经济”,乘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拥抱着“绿色未来”,重新洋溢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老赵村的村民也成为了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的参与者、受益者,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本报记者 秦蒙琳 通讯员 赵家福

  • 向绿而行 美丽乡村绘新景

  • 精准治污绿色发展

  • 稻渔共作蹚出新路

  • 产业转型阔步逐绿

  • 携手共护“松茸银行”

  • 生态茶园富民兴村

  • 报头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