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化旅游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师宗

乐享民俗赏山水

游客们在跳竹竿舞。 本报通讯员 袁燕坤 摄

乐享民俗之韵、欣赏自然之美、品尝壮乡美食、下榻民宿客栈、参与篝火狂欢……暑期到来,师宗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以及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热情周到的服务让游客感受“始于山水、归于烟火”的美好,沉浸式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牵经线、整经、挑花……在师宗县五龙壮族乡龙布瑞刺绣工艺品专业合作社,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被刺绣、壮锦深深吸引,有的驻足欣赏精美绝伦的图案,有的亲自动手体验师宗壮族织锦。大伙聊天说笑,非遗的韵味和壮乡的慢节奏交织在一起,好不惬意,浙江游客刘玉平对此赞不绝口。她说:“没想到这个地方有这么美。壮乡群众热情好客,我们更感受到壮乡文化的源远流长。”

到壮乡怎能少了竹竿舞呢?伴随着“开合、开合、开开合”的欢快节拍,游客们在竹竿分合的瞬间,敏捷地进退跳跃,潇洒自如地做着各种优美动作,现场气氛热烈。“这样的热情,让我觉得虽然来到异乡,但是非常亲切。”山西游客王士博说。

南丹山若隐若现,五洛河水光潋滟。壮乡的山层峦叠嶂,壮乡的水清澈透明,壮乡的美食回味无穷。游客们纵情山水间享受这份独特的壮韵。内蒙古游客德兰称赞道:“非常美,山峦叠翠,郁郁葱葱,感受到七彩云南的魅力所在。这里的美食不仅味道香甜,还蕴含着深厚的壮乡饮食文化,这样的体验非常好。”

华灯初上,熊熊篝火映亮了五龙壮族乡“三月三”广场,游客们与壮家儿女和着音乐,围着篝火跳起欢快的舞蹈,体验原汁原味的壮乡热情。

暑假期间,师宗县紧紧围绕组团开发五龙旅游度假区的思路,全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让文旅资源“走出去”,把客源“引进来”。“五龙乡推出景区联游计划,凤凰谷探秘、五龙景区观南丹叠水,体验清凉刺激漂流、菌子山生态康养,我们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到五龙壮乡来共同感受壮乡山水与民族文化的双重魅力。”五龙壮族乡宣传委员陈海燕满怀期待地说。

近年来,师宗县始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绿水青山为底色、民族文化为灵魂、乡村振兴为抓手,不断夯实文旅产业发展基础,助推文化消费升级,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旅品牌,形成了地方历史文化、饮食文化、民族文化、民族节庆活动、民族民间工艺品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本报记者 张雯

通讯员 袁燕坤 窦盛根

  • 共赴山与菌的约会

  • 用服务温度提升游客体验

  • 畅享米轨慢时光

  • 乐享民俗赏山水

  • 报头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