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昆明市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强化科技支撑 壮大新兴产业

西南铜业的智能化生产线研发全球领先工艺,不断提升铜冶炼效率;五华区布局省内首条常态化无人机配送航线,着力发展低空经济;云南杉杉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基地持续扩能;贝泰妮集团成为全国功效性化妆品领域上市第一股……当前,昆明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

昆明市加大传统产业转型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大力实施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数字化转型等,推动化工业向精细化延伸、冶金业向材料型转变、烟草业向数字化迈进,实现传统产业链价值链从中低端向中高端的跃升。2025年,昆明市入选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大力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新技改。今年1月至4月,全市技术改造投资增长56.2%,占工业投资比重同比提高了6.7个百分点。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新能源与生物医药双轮驱动发展。立足资源禀赋,把新能源电池产业作为重中之重,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构建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建成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工厂和国内单体出货量最大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基地。打造生物技术药创新高地,完善本地智能终端产业生态,推动新兴产业向千亿级规模迈进。滇中稀贵金属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云南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零的突破。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实施精准招商,引进京东方等行业龙头,提升“昆明制造”的能力和水平。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以低空经济与智能算力引领新赛道,瞄准低空经济、智能算力、生命科学、新型储能等前沿领域,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领域,积极引入字节跳动、华为、百度、商汤科技、统信软件等各领域领军企业,推动形成龙头企业矩阵式布局。2024年,全市互联网服务业营收增长64.3%,软件业增长40.9%,今年1月至4月增速分别达54%和9.6%,成为全省软件、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建成智能网联汽车高原测试基地,云内动力生产的智能无人物流车成功下线,实现云南在该领域零的突破。

不断强化产业技术创新,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和机制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加快园区优化提升,昆明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在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进入全国前50,云南安宁产业园区跻身全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500强。主动承接制造业转移,2025年,昆明市申报的磨憨—磨丁合作区区域间产业转移合作模式案例、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案例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转移合作典型模式案例名单。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持续打造绿色制造先进典型,累计创建国家级、省级绿色工业园区3个、绿色工厂41户、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户。壮大制造业人才队伍,2025年研究制定昆明市制造业高层次人才自主认定办法,从创新创业、住房、医疗等12个方面为制造业高层次人才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

本报记者 尹朝平

  • 孟定清水河口岸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通过国家验收

  • 西盟:巧手织锦绣 佤韵传四方

  • 丽江:远来消溽暑 自在得清凉

  • 报头

  • 强化科技支撑 壮大新兴产业

  • 执法质效持续提升队伍素质全面增强

  • 云南省博物馆举办馆藏古代书画精品展

  • 中国田协10公里精英赛在曲靖开跑

  • 要闻简报

  • 铁路部门推出热门方向旅游计次票

  •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系列宣讲活动走进蒙自

  • 信息跑得快 响应落得实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