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 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华宁县构建多方联动工作机制——

倡移风易俗 树文明新风

“自从村规民约对婚丧嫁娶的酒席规模、礼金上限进行规范后,大家办宴席讲排场、铺张浪费的现象少了,人情负担也减轻了。”谈及推进移风易俗后的乡风变化,玉溪市华宁县华溪镇甫甸社区群众赵云艳感慨地说。

华溪镇甫甸社区在清廉村居建设中,将清廉元素与民风、家风相融合,推行公民道德积分制。积分制结合村规民约,将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兴业致富、勤俭节约、移风易俗等10个方面的内容纳入积分管理,引导广大群众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争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践行者。

结合基层实际强化积分结果运用,甫甸社区开设积分兑换超市,将积分与生活必需品以及村内公房使用费用减免等相挂钩,形成“道德行为—积分累计—实物兑换—道德行为”的闭环式正向转换,激发了群众自觉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的动力。

这是华宁县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华宁县把推进移风易俗作为清廉村居建设、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构建党委主导、纪委监督推动、部门齐抓共管、镇村具体实施的联动工作机制,多方同向发力,营造乡风文明、民风淳朴的社会新风尚。

移风易俗作为纠治“四风”的重要内容,华宁县紧盯高价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聚焦“关键少数”、重要时间节点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保持纠治歪风陋习劲头不松、力度不减。

移风易俗重在“润物无声”的引导。华宁县利用新媒体平台、村大喇叭、宣传栏等向群众宣传村规民约和红白事操办标准,发布倡议书、播放公益广告,引导群众逐步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

华溪镇组建6支专业宣讲队伍,举办主题宣讲活动、文艺演出等特色活动20余场,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让文明新风不断入心化行。宁州街道则充分运用村寨喇叭、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入户宣传等多元渠道,全方位、深层次宣传村规民约、婚丧嫁娶等移风易俗重点工作内容,有效提升群众知晓率。

本报记者 杨茜 通讯员 杨明虹 雷晓媛

  • 业界专家在昆观摩智能建造新技术

  • 白马雪山发现拟刺棒南星群落

  • 报头

  • 涵养好家风 共筑家国梦

  • 写好“有一种叫云南的机遇”的文山篇章

  • 倡移风易俗 树文明新风

  • 大理市集中整治洱海流域临建违建

  • 明日起我省自北向南有较强降水

  • 筑牢防汛防洪“安全堤”

  • 滇中新区发放首张科技创新券

  • 我省通过6条路径推动绿电直连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