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邓清文 通讯员 宋海军
去年“八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退役军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切实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服务保障好、教育管理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
一年来,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五好”要求,系统谋划、精准发力,以扎实行动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做好接收安置让返乡变上岗
接收安置是退役军人融入社会的关键一步,云南始终将此项工作置于退役军人工作的核心,倾力配置资源,优先部署落实。
5月19日,一场为300余名转业军官精心准备的欢迎仪式,在昆明抗战胜利纪念堂举行。盛装礼仪、慰问演出,尊崇之情溢于言表。不到1个月,选岗大会紧锣密鼓展开,提供的岗位数量足、质量高,退役军人、部队组织、接收单位齐声称赞:“效率高、岗位好、安置快。”
安置非终章,回访暖人心。全省各地适时开展安置回访活动,密切关注退役军人的思想转变、心理调适、岗位适应及待遇保障,倾听接收单位和安置对象的声音,推动安置工作闭环优化、提质增效。
700余名转业军官得到妥善安置,第30年在全国率先高质量完成年度转业军官安置任务,高质量完成1500余名安排工作退役士兵、150余名军休人员接收安置任务……一年来,以“提速提质、精准安置”为目标的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优化服务保障让老兵心更暖
服务保障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退役军人的幸福成色。
在盐津县庙坝镇,退役军人服务站通过建强“两家三站”、开设“民兵讲堂”、打造“议事长廊”,让基层小阵地释放出服务大能量。
位于浙江义乌的镇雄县驻外退役军人联络站,老兵王强成功补办了优待证。拿着崭新的证件,他感慨道:“在千里之外也能找到‘娘家’,真好。”小小的联络站承载着政策代办、维权援助、乡情联络等功能,已成为云南无数外出务工退役军人的“暖心港湾”。
目前,镇雄县在广东、浙江等地设立了联络站,将“娘家人”服务半径延伸得更远,为退役老兵们提供思想引领、难题解决、资源对接等多方位守护。
从玉溪、昭通、楚雄等地优化退役军人住房公积金政策,到高效落地“一件事”联办,再到调整优抚标准、组织功臣疗养、巡回医疗、困难帮扶等一系列务实举措,让“暖兵心 惠民意”在云岭大地口口相传,将尊崇具象于日常点滴。
抓实教育管理筑牢信念根基
7月14日,由省委宣传部、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联合举办的2025年云南省“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发布仪式在昆明举行,新老“最美”代表齐聚一堂,分享经历,激荡榜样的力量。
“伸手一摸,才发现左眼球被炸出眼眶,来不及多想,继续发出战斗的命令。”讲台上,“战斗英雄”史光柱深情讲述当年的战斗故事,他的足迹遍布云南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和部队,用亲身经历完成一次次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让英雄之火生生不息。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一年来,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广泛开展“最美系列”学习宣传和“老兵永远跟党走——老兵宣讲”实践活动,讲好英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滋养浩然正气,厚植爱国情怀,让云岭老兵在全社会的认同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搭平台解难题续写时代荣光
4月27日,云南省政务服务中心开展了一场专门针对军创企业的“厅局长坐诊接诉”活动。省发展改革委、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牵头,20余个省级部门及昆明、玉溪、大理3地政府负责人联合“坐诊”,为10家挂号“问诊”的军创企业现场“开方”,破解发展难题。
融资难,是许多退役军人创业的“拦路虎”。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省融资信用征信服务有限公司,携手15家金融机构,推出“云岭军创贷”,依托省“融信服”平台运营,最高额度达3000万元。
开展退役军人专场招聘200余场,提供岗位15.7万个,748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2246人参加适应性培训,新增退役军人就业8170人……这是今年上半年的成绩单,从产业升级一线到基层治理前沿,从乡村振兴热土到志愿服务现场,我省退役军人正以生力军的姿态,在云岭大地续写无愧于时代的荣光。
切实维护权益营造良好尊崇氛围
我省老兵陆大爷因档案丢失、退伍证遗失,待遇认定受阻。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指导属地展开“寻档”行动——通过州县人社、民政、武装部、档案馆和老兵原部队等多方查证后,最终找到关键服役记录与表彰通令。辅证齐全,审核获批,陆大爷特送来锦旗感谢:“退役军人部门真是老兵的‘娘家’。”
“以前维权跑断腿,现在下楼就能找专家。”老兵刘某感慨。在昭阳区退役军人法律服务工作站,驻站律师刚成功调解一起优抚待遇纠纷。这个由退役军人服务站、司法局与律所共建的站点,让老兵维权底气更足。
一年来,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通过大走访了解服务对象思想和家庭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协同其他职能部门会商重点事项,研究解难措施,实现问题联商共解。同时,坚持用心用情化解涉退役人员矛盾纠纷,依法依规处理合理诉求,有力有效维护合法权益,切实做到“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杯热水、一把椅子、一站服务、一办到底”,让权益维护更显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