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晓蓉
暑期客流涌动,酒店预订量大幅增长,“旅居云南”品牌效应持续扩大,“以旧换新”热度不减……今年以来,云南消费“主引擎”提振发力,势能更劲。
紧扣扩大内需增动力,我省系统实施消费品换新倍增行动,激发换新需求;开展市场主体量质提升行动,汇聚发展新动能;深化商旅文体消费转化行动,拓展消费新场景;组织彩云系列主题消费促进行动,激发消费新活力;推进商贸服务数字化赋能行动,挖掘消费新潜力。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03.33亿元,同比增长4.2%,为2024年以来最快增速,较2024年全年加快1.3个百分点。
市场表现可圈可点
今年以来,全省消费换新加力扩围。“政策+活动+主体+产业”四轮驱动,完善汽车、家电家装、手机数码、电动自行车等补贴实施细则,优化补贴发放流程。截至6月30日,全省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申请380.62万单,申请补贴36.77亿元、发放补贴26.05亿元,直接拉动消费280.35亿元。
上半年,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7%,多数业态销售保持增长。其中,满足即时购物需求的便利店零售额增长4.6%,具有价格优势的折扣店零售额增长15.3%,商品品类丰富的百货店零售额增长2.0%,发挥品牌价值、突出专业优势的品牌专卖店零售额增长6.3%。
从经营主体看,上半年,全省实有批零住餐企业64.25万户,同比增长8.7%、净增1.77万户。其中,限上企业同比增长11.9%,占“五上”企业的比重为38.8%。随着《2025年批零住餐行业量质提升工作方案》的深入落实,省商务厅支持有条件的州(市)申报国家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试点和零售创新提升试点,着力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工配送中心及零售终端冷链流通能力,出台限额以上电商企业培育扶持政策,推动网络平台企业“下线”落地云南,进一步促进经营主体由扩量向提质转变。
以“旅居云南 惠聚时光”为主题,我省聚焦零售、住宿、餐饮、汽车、电商、成品油、旅游等核心消费场景,陆续组织发放“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之汽车消费券、美食美宿美物消费券、电商消费券、加油券,上半年累计带动消费超25亿元。叫响巍山小吃节、文山米线文化周、南华野生菌美食周等特色餐饮品牌。推动昆明南屏步行街等36条试点示范步行街改造提升,加快昆明同德广场等6个省级智慧商圈(商店)试点和82个州市重点商圈建设,打造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等5个夜间经济地标和8个消费集聚区,建设6个国家级、6个省级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覆盖社区商业网点1.46万个,有力促进“旅居云南”消费转化。
与此同时,我省深入推进“电商+产业带”建设,实施“万企开网店”行动,支持限额以上电商企业、云南特色电商产业带龙头企业、电商分拣集散中心做大做强,畅通农产品“上行”渠道。2025年上半年,全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7.9%,增速列全国第5位。
业态创新激发潜能
入夏以来,全国多地夜空璀璨,聚集了人气、带旺了消费,折射出多元创新业态对消费的巨大撬动作用。
为了打响夜间经济品牌,更好地促进文旅消费,今年7月24日,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省公安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商务厅等8部门制定《关于进一步推动云南夜间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着力推动文旅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近日,昆明首个依托城市主干道打造的特色“潮汐市场”在呈贡区朝云街开市。走进朝云街“潮汐市场”,灯光映衬下的各色摊位琳琅满目:水果经销商聚集了云南本土及南亚东南亚特色鲜果,榴莲、山竹、芒果香飘四溢。果咖果花主场区人气爆棚,以呈贡鲜花入饮的特调果茶、创意果咖成为年轻人打卡首选。
通过盘活城市主干道空间资源,深度融合“鲜花”与“果香”,叠加文旅体验与消费激励,“潮汐市场”以消费场景创新升级,为市民打造了消夏纳凉、品味地域特色的全新去处,有效提升区域消费吸引力和城区活力。
从昆明市集的烟火香气、楚雄火把节的狂欢到大理古镇的庭院清风,云南的夏天,藏着太多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理由。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暑假期间,云南景区订单量同比增长70%,省内热门景区包括大理市博物馆、普达措公园、七彩云南欢乐世界、束河古镇、石林风景区、云南野生动物园、龙门景区等。
需求多元,不断点亮细分市场新蓝海;供给向“新”,持续激发消费潜能。作为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斗南汇聚全球300余种鲜花衍生品,鲜花香包、编织花环、干花手链等更是应有尽有。暑期以来,斗南花卉市场已跻身大众点评必玩榜,成为暑期热门打卡地,连同大观篆新农贸市场一起带火了昆明“市场游”。
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总体来看,省级彩云系列消费券的推出,与国家补贴政策形成合力,“两新”政策不断加力扩围实施,全省消费市场保持增长。下阶段,随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消费能力逐步增强,消费需求充分释放,全省消费市场有望继续回升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