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云南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进入“收官战”,全省国资国企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在稳住国有经济“基本盘”的同时,价值创造与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核心竞争力逐步增强,服务重大战略的核心功能显著提高。截至2025年5月,省属企业(含文化企业)已完成89.35%的主体任务,各州(市)完成89.28%的主体任务。
“要把握好国企改革的方向目标、时代特征、改革实效,切实增强高质量完成深化提升行动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高质量完成三年行动各项任务。”省国资委负责人说,3年以来,省属企业核心功能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党的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更多支撑。
创新动能更加充沛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从突破锡、铟新材料“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到解决气象行业风险痛点……一批科技成果和尖端产品亮相的背后,是全省国有企业持续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的发展历程与生动实践。
面对锡铟新材料技术门槛高、市场竞争强的行业特征,云南锡业新材料有限公司以引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为切入点,通过精准筛选价值观契合、战略协同的战略投资者,既能缓解现金流压力,又能借助外部渠道、网络优势加速市场渗透,为产业提升提供“硬支撑”。2024年以来,该公司焊锡膏等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成长性产品销量明显增长,实现国内首家低α辐射锡产出销售,打破国外垄断。
加强科技创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云南贵金属集团全面整合集聚创新资源,成功重组贵金属功能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高水平建设云南贵金属实验室,在国内外布局建设多个实验室分中心。近3年来,集团研发投入超30亿元,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在云南率先建设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牵头40余家单位组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推动产业链知识产权资源整合及共建共享,构建全国首个稀贵金属领域“硕士—博士—博士后”全链条、“冶金—材料—化工”全覆盖的高端人才培养体系。
有效破解发展障碍
发展无止境,改革无止境。新一轮国企改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改革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要着力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
云南能投集团创新打造管控、内控、风险、合规“四位一体”综合管控体系,构建三级管控模式,精简优化内控流程,修编集团整体制度,筑牢全面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体系,以数字化赋能推动管控落地,实现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深度融合,推动集团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分层分类授权,围绕子企业经营定位提炼共性,下沉个性,实现‘授得下’;公司治理高效,明确划分关键事项的管控内控界面,形成清晰完整的法人治理权责界面,确保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集团外派人员的有效履职,实现‘看得见’;配套落地支持,通过数字化信息化工具实现管控内控机制落地,实现‘行得稳’。”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云南从“旅游目的地”向“品质旅居地”蝶变的进程中,云南康旅集团紧扣“文旅引流、康养赋能、旅居云南、畅享康旅”新实践,不断推动文旅产业从资源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变,从传统的门票经济、观光经济加速向综合消费经济转变,不断夯实“品牌文旅目的地专业开发运营商”的战略定位,成功推出3款数据产品,开创云南省属国企旅游数据产品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挂牌先河,助力守护云南旅游“金字招牌”。
加速推进产业焕新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以创新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的过程。
聚焦低空经济全产业链,云南航产投集团系统推进从“先行先试”走向“全面成势”,深化与产业链头部企业合作,共同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圈。“我们立足省内低空经济发展实际,着力整合空域资源、基础设施及产业链上下游服务,建设云南省低空智能网联系统。”云南航产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将大力拓展“低空+”融合应用,深耕文旅观光、培训研学、应急救援等应用场景,不断释放低空经济价值,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保障。
在全球制造业加速迈向数字科技与AI智造的背景下,实验室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推动智能工厂建设、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关键一环。云南云天化石化有限公司围绕“打造国家级的一流数智化检测实验室”的奋斗目标,以检测数据为纽带打破“谷仓效应”,建立行业内首个集在线仪表数据、DCS数据等于一体的数智化生产监测服务中心,2025年2月,公司成功入选工信部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
在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大潮中,全省国资国企以更托底的稳、更主动的进、更大力的改、更扎实的干,全力稳增长、抓改革、防风险、保稳定,以创新变量撬动高质量发展增量,奋力书写新篇章的国资国企答卷。
本报记者 陈晓波 李继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