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嵩明职教新城的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内,占地3300平方米的象小羽“文创冰淇淋”现代化生产基地正式建成投产。该项目由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合力打造,不仅是云南省高职院校首个集研发、生产、教学及实训于一体的冰淇淋智造中心,更是嵩明职教新城创新实践打造新标杆的成功范例,通过政府搭台、机制创新、闭环赋能,实现了“车间即教室、课程接产业、人才促升级”的深度变革。
2024年底获悉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联合优秀毕业生团队(昆明蓝花楹文创冰淇淋创始人)创立云南象漾文创有限公司筹建校内“文创冰淇淋”实训基地后,嵩明职教新城管委会即将此列为重点服务项目。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化身项目服务员、政策速递员和一线指导员,多次深入现场办公,高效协调解决项目环评审批、稳定天然气供应、择优本地奶源对接等关键瓶颈问题,以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和真心实意的服务保障,确保了项目当年筹划、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当年见效。
在管委会和县级各部门的引导支持下,项目成功探索出混合所有制“校中厂”实体化运作的产教融合新机制,促成象小羽(云南)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引企入校”。公司工厂智能生产线高效运转,设备利用率达95%,预计日产能达10万支,年产值约3000万元。由校企共建的“一基地三中心”,以生产实训基地为载体,将教学工位融入生产线,智能制造、烹饪等专业学生沉浸式参与,实现车间即教室的真实生产;以口味研发中心、设备自动化研发中心和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为平台,校企共同制定《技术攻关清单》,将产业前沿技术融入教学真实技术,攻克了8项技术难题,正在申请12项专利,实现研、教、产闭环的真实科研。目前,工厂已成功承接“东方明珠”“三星堆”“鼓浪屿”等文化IP项目,形成“真实项目进课堂”实战体系,有效提升了学生解决复杂职业问题的能力和职业素养。
依托“文创冰淇淋”工厂,学校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烹饪工艺与营养等专业制定了基础阶段、提升阶段、创新阶段的分层培养目标,学生参与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全生命周期实践,人才培养紧贴产业需求,实现共赢发展。目前,团队学生荣获国家级、省级“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奖项4项;研发成本降低30%,成果转化率超过92%,营收增长17%;构建起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的运营网络,为全国40余家景区量身定制近百款文创产品,以文旅促消费;实现人才共育、技术共研、成果共享、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在加速学校内涵式发展、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嵩明职教新城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巩固推广该项目形成的典型经验,鼓励和支持各院校与企业在产品研发、技术攻关、教学实践、实习实训、扩大就业等领域深化合作,积极构建政校企协同推进产教融合的新格局,推动更多类似“文创冰淇淋”的优质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促进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龙舟